“北方的雨一般不会太大,风险主要在河道和水库,‘没想到’特大暴雨会造成严重内涝和山洪”“郑州市地铁站间疏散平台仅考虑到了防火防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却未考虑防涝”……近年来,极端降雨对我国北方城市的洪涝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认为,目前,一些城市规划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要求不到位,大众对灾害的反应严重滞后,不仅预警信息滞后,一些防范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同时,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陈旧、数量少、建设范围和覆盖面积小,现存设施无法满足激增的防灾减灾需求,重要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功能不健全,常常表现为缺乏完备的城市工程设施抗灾设防和城市应急救灾体系不健全。

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张树华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与实际需求尚4存在很大差距,没有把安全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部分领导干部应急防控意识淡薄,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忽视城市全面发展。同时,很多城市缺乏凭借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节资源快速从灾害中恢复过来的能力。

对此,张树华认为,要在发展防灾减灾事业过程中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谋划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防灾减灾工作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防灾减灾水平提升。

如何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张树华建议,领导干部要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重视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包括灾害预警、应急基础设施、应急管理专业工作人员、应急管理培训演练以及相关的应急管理规则制度等,全面开展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建设韧性城市,已经成为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的一项必然要求。张树华认为,首先要完整准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绿色可持续发展,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确保对环境保护、应急设施建设等充足的投入,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替换为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内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城市洪涝等安全实施监测,并建设安全感知网络、监测预警系统,以及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监测预警范围,完善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扩展至城市的消防、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以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建设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业务健全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最后,要提升城市灾害快速恢复能力水平。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把极端天气应对、自然灾害防治融入城市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补齐防灾减灾设施欠账,完善防灾减灾标准和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设施抗灾设防标准,强化重大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加强备用供电、排水泵站等关键设施安全保护,在重点部位配备应急特殊装备,提高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保障能力,使应急管理水平与城市发展情况相适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