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存在空间密集、人口众多、经济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灾害,其影响和损失难以估量。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表示,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当前部分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来源家底不清,管理机制存有漏洞;应急预案不够完备,响应救援不够及时;承灾能力建设有限,关键设施缺乏韧性;物资储备不够充分,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应急装备配备不足,部门协同水平不高;信息沟通不够顺畅,指挥决策传导滞后等问题。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减轻灾害影响、降低灾害损失,成为守护城市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郑鈜从全面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入手,提出了建议。
加强城市灾害调查,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加强城市灾害调查,完善应急预案,郑鈜表示,可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城市应急需要,试点开展城市灾害普查,摸清城市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灾害隐患情况。
“积极开展消防、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领域隐患调查,重点调查文体场馆、大型商贸场所、公共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等薄弱区域。同时,对不同部门、层级、类型的救援队伍能力、救援物资储备等进行调查,探索建立高效快捷的应急资源调度使用机制。”郑鈜说。
郑鈜表示,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城市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开展预案电子化、智能化建设,增强危险化学品、火灾、燃气等专项预案与基层部门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完善预案执行保障措施,明确应急响应的权限与责任,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加大对省、市、县、乡不同层级总体应急预案对接的审核力度,建立智慧应急预案实施体系。
加强承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韧性
针对加强承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韧性,郑鈜认为,应将承灾能力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规划,根据人口规模与灾害特点,明确城市绿地、避难场所、应急储备库等应急设施建设的比重,不断优化城市布局。
“可在灾害普查基础上建立责任清单,厘清、落实重点灾害隐患监管责任,有序推进各类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与监管。”郑鈜表示,应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设备、场所的管理力度,建立重要隐患点的巡查、检查、值守、管理制度;充分考虑不同灾害风险和影响因素,将各种应急力量纳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并进行综合管理;针对灾害的不同类型与等级,对现有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用性评估与改造,优化升级应急避难场所;重视低收入群体和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防灾应急能力培育,加快建设相应的特殊应急救援机制。
加强物资储备供应,提升保障水平
针对加强物资储备供应,提升保障水平,郑鈜表示,应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形式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予以优化。
郑鈜建议,健全中央、地方、部门多级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制度,明确物资储备职责,不断充实各级应急物资储备种类与数量;依托政府储备数据库,整合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产品信息数据库等,动态掌握大型企业、超市等社会储备情况,完善应急物资数据库和装备调度平台,优先保障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物资的储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救灾的积极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宣传教育等方式,鼓励家庭、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辅助、保障充足、调度顺畅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加强信息能力建设,提高决策质效
针对加强信息能力建设,提高决策质效,郑鈜建议,强化应急通信保障,建立天基、空基、陆基三位一体的应急通信系统。
“可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快部署省级灾害数据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数据上报和使用制度,加快灾害数据开发使用进度。”郑鈜表示,要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监测、处理能力,对接相关部门数据,运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布局,建强省级应急信息系统。”
此外,郑鈜认为,应完善联合研判与决策机制,建立跨区域、多领域的专家队伍,便于及时准确进行灾情研判和处置决策;统筹布局应急通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医院、学校、政府机构、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通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应急通信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应急通信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增强救援能力
针对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增强救援能力,郑鈜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乡(街道)五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快建设县、乡(街道)两级应急救援队伍”。
郑鈜表示,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开发高层建筑消防装备、特殊环境救援机器人、地下管道巡查修复设备等智能化、高技术应急装备;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提升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尤其是县、乡(街道)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鼓励相关组织提升装备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应急产业,鼓励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应急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空中救援通道建设,完善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增强空中救援、物资投送、无人机信息采集等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