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日益引发关注。如何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物质条件下未雨绸缪,做好防大灾准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副省长罗小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以防范‘灰犀牛’‘黑天鹅’的视角,正确看待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挑战,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系统思维和系统手段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策略

“一般情况下,防灾减灾准备是针对普通情况而做的,而现实中造成大灾的往往是极端情况。这就像‘灰犀牛’与‘黑天鹅’的关系。”罗小云说,气候变化使气象灾害频发多发,如同“灰犀牛”,是一种潜在的大概率事件,对此人们是有所准备的。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灰犀牛”会演变成“黑天鹅”,让人猝不及防。加之当前人们对“黑天鹅”发生规律的认知还不够充分,防灾减灾物质条件有限,想要完全做到有备无患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极端天气等小概率事件束手无策呢?显然不是。在罗小云看来,我们应该主动作为,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这种主动作为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正确把握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基础上的科学准备。

罗小云说:“在物质建设方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我们虽然暂时无法预料‘黑天鹅’何时来,但对‘灰犀牛’的威胁是可以防范的。因此,可以根据已知风险,对防灾减灾的物质建设进行分级分类,制定一套合理的标准策略。”

罗小云说,以江西鄱阳湖堤防建设为例,堤防保护着大量耕地和老百姓的住房,但按照防洪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汛安全的现实需要,这些堤防保护的区域也发挥着蓄滞洪水的作用。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小程度损失耕地和房屋?

“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我们将保护耕地五万亩以上(含五万亩)的堤防定为重点堤防,按照相应湖口水位22.5米的洪水标准,对重点堤防进行除险加固建设,确保在大洪水中不受影响。对于保护耕地一万亩到五万亩的堤防,设防标准相对低一些,在大洪水中可能会受灾,但损失也相对小一些。同样,我们对保护耕地万亩以下的堤防,设防标准再低一个等次。”罗小云说,通过这种方式,鄱阳湖区大致形成了三级堤防体系,具备了防范汛期“灰犀牛”的能力,这是基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的标准。

系统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湖口水位22.5米是鄱阳湖区现有堤防的最高洪水标准,一旦遭遇超越这个标准的极端洪水怎么办?罗小云说:“堵不如疏,一旦‘黑天鹅’来了,我们可能要‘牺牲’一部分堤防,但也可以通过应急管理和抗洪抢险保住一部分堤防。这个过程中,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提前转移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应急预案,强化物资储备,采用系统化手段防控极端风险。”

“工作机制应是高效协同、运行顺畅的。”罗小云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江西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推动地方机构改革,重点就是强化协同、压实责任。

“就防汛而言,我们以省应急管理厅和水利厅为主体,构建8个包括气象、交通运输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承担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指挥调度管理工作。该工作机制只在应急响应启动后运行,日常防范工作仍由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经过近几年的运行,该工作机制在省、市、县三级都得到认同。”

在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方面,罗小云认为,应急预案除内容完备外,还应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在日常工作中,有关部门要有序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应急物资、抢险救援装备储备“。对于江西而言,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与现实需求还存在差距,抢险救援装备和新技术应用还不够。”罗小云指出,如今运用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新技术并不少,但有针对性的研发还不够,有的还没能发挥太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装备和技术的效能。

“比如信息化建设,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但因为前端感知系统布点不够多、覆盖面不够广,灾害来临时无法第一时间直观了解前方情况,掌握不了全面的灾情信息,不能满足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的需求。因此,要系统化、深层次推动信息化建设。”罗小云说。

罗小云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鄱阳湖区存在堤防老化等问题。对此,江西省于去年开始实施“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统筹推动堤防除险加固和升级提质,加强分蓄洪水能力建设,引导居民合理避让洪水高风险区域,构建滨湖沿江地区现代化防洪体系等。在罗小云看来,通过这些系统化手段,防范“灰犀牛”“黑天鹅”并非不可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