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温度?”

“零下12℃。”

“供电、网络等参数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

…………

春节临近,新年初雪将北京延庆海坨山银装素裹。凛冽寒风中,一群“山野医生”匆忙穿梭于深山雪地之间。他们“巡诊”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野外地震监测台站。

海坨山位于北京西北部,有“雪游龙”之称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冬奥会竞赛场馆坐落于此。2021年以来,为提升赛区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北京市地震局在延庆区新建、改造26个地震监测台站,配备42套地震监测仪器,由此织就的“神经网络”能敏锐感知大地搏动。

由于藏身山野、环境恶劣,台站和仪器易出现故障,监测运维人员便成为关键时刻救急除病的“山野医生”。1月26日,记者跟随这群“山野医生”体验了一次“巡诊”过程。

“吃早饭了没?一会儿进到山里又远又冷,别饿着!”一大早,记者在北京市地震局昌平地震监测中心站见到正要“出诊”的郭士军。他身着一件袖口磨起毛了的深蓝色粗布工装,左臂肩口袋里插着一支“应急”笔,在8块监控显示屏和值班电脑前来回操作。

郭士军是该中心站监测运维室主任。2021年,为优化基层台站管理体系,北京市地震局成立该中心站,将全市100多个基层台站统一管理。经验丰富的郭士军被“挖”了过来,承担起对各台站每天的远程“会诊”工作。

“这里好比医院的急救中心,只要发现台站‘生病’,我们就迅速‘出诊’。若是遇到冰冻雨雪等恶劣天气,也要对重点台站进行‘巡诊’。”经过一番熟练操作,郭士军示意记者准备出发,目的地是冬奥会延庆赛区的下营村台。

下营村台距离中心站100多公里,来回一趟接近3小时。郭士军告诉记者,这些数字对他而言已是“小场面”。1995年他大学一毕业便扎进基层台站,从建设到运维,在小小的一方台站里一干就是20多年,习惯了披星戴月,北京所有的台站基本都有他的足迹。

或许是怕记者不相信,51岁的他现场打赌:“现在你随便问我个台站,位置、布设情况,我马上告诉你!”还未待记者提问,接下来的细节证实他并非吹嘘。90分钟的车程,郭士军的手机响了12次——各台站同事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约而同地向郭士军求助。

抵达下营村,大家转步行。不久,雪地里1个四平方米大小、不足一人高的钟形玻璃钢罩映入眼帘。郭士军和同事们两两搭配:一人弯腰探进罩中检查、读数,另一人在罩外仔细记录,并不时通过电话与工作人员远程核校。进去时还干净的外套,出来时已布满灰尘。

“脏和累是次要的,这项工作最考验的是细心和责任心。”郭士军说,台站监测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一有轻微变化就可能引起设备异常,导致监测数据失准。“所以台站工作要细而又细,‘望、闻、问、切’一步都不能少。”

郭士军将他多年摸索的“窍门”用中医理论解释——观察、听辨、触摸,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故障点在哪里,再结合“问”,将台站“病史”搞清,实现“对症下药”。

“有一次,大雪封山,当地台站突然网络中断,我们依据经验判断是雪挡住太阳能电池板,导致供电不足。”于是,他们带上备用电源到现场检查,发现果真如此。

“山野医生”常常与山林作伴,一线监测意味着甘于清苦。采访中郭士军坦言,虽然自己满怀激情,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队伍专业力量不足、人员年龄偏大等现实问题也困扰着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两年中心站新招了一名北大博士。“后生可畏,小伙子很上劲。”郭士军说道。

谈及新年愿望,郭士军稍微提高语调:“我们有信心带着这群‘山野医生’一起成长!”说这话时,记者跟在身后,看到冬日的阳光洒在远处的海坨山上,色彩绚丽的奥运五环折射出光芒,郭士军和同事们踏雪前行的身影与背后的群山融为一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