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祥
近年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借助第三方机构专业力量,在执法过程中普遍采取“执法人员+第三方专家”的组合模式,推动了基层安全监管队伍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安全监管也由此更加精准、高效。
但是,笔者在参与安全生产实地督导检查时发现,部分应急管理部门及执法人员过度依赖专家,无论是平时常规性安全检查,还是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都习惯性邀请专家参与。企业检查现场更是由专家“唱主角”“挑大梁”,让专家提出检查意见,自己负责审核签字。更有甚者,因赴企业深度检查耗时少则半天,多则两天,就干脆直接窝在企业办公室里喝喝茶、随便翻阅下台账资料,检查结束后,请专家出具执法诊断报告,就算大功告成。
在基层,一些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专业背景不对口、执法经验不丰富,在实战中确实难以独当一面。因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不得不依靠专家,却又不善于学习,不能及时提升业务水平,导致患上“专家依赖症”——凡安全检查,都要以专家意见为准,自己当“甩手掌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懒政怠政行为。“专家依赖症”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诱惑性,我们要警惕此症演变成“流行病”。
安全监管工作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监管执法人员必须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不断强化学习培训教育,不断更新迭代知识体系。
笔者建议,一是利用好专家库宝贵资源。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完善专家参与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等。通过建立“师带徒”制度,倡导每名专家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在应急管理部门和重点对口企业各确定一名徒弟,实行“一对一”指导帮扶,力争“带”出一批懂专业、有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员。二是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可邀请专家授课,也可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对每一次“执法+专家”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抽丝剥茧、开展剖析,举一反三、复盘学习。同时,组织好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演练竞赛、技能竞赛等,以多种形式激发监管人员干事创业激情,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