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戏称为“具有独到投资并购眼光的医药界PE”的复星医药(600196.SH),最近又开启收购模式。

6月6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FosunPharmaPte.拟合计出资不超过2.1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0.54亿元)受让SolidSuccess、SMS及3名持股医生持有的OncoCare合计60%的股权。

公告显示,OncoCare是新加坡当地肿瘤专科医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私立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之一。而复星医药是国内医药龙头企业之一,抗肿瘤是其重要布局方向。

2021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90.05亿元,同比增长28.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35亿元,同比增长29.28%;扣非净利润32.77亿元,同比增长20.60%。上述三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复星医药将拓展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并有利于推动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全方位解决能力的提升。

斥资10亿拓展东南亚地区业务

6月6日,复星医药公告称,控股子公司FosunPharmaPte.拟出资不超过2.18亿新币(折合人民币10.54亿元)受让SolidSuccess、SMS及3名持股医生持有的合计OncoCare60%的股权。

据复星医药公告,OncoCare成立于2007年3月,注册地为新加坡,目前是新加坡当地肿瘤专科医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私立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之一。截至目前,OncoCare在新加坡主要私立医疗中心共设有7间诊所,其中包括了新加坡唯一的私立妇女肿瘤医疗中心。

经审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OncoCare的所有者权益为1019万新币(约合人民币4926万元)。而按此次交易计算,OncoCare100%股权的估值达17.6亿元人民币。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高溢价收购,主要是由于OncoCare业绩亮眼。2021年,OncoCare实现营业收入8808万新币(4.26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1755万新币(8484万人民币);今年一季度,OncoCare实现营业收入2324万新币、净利润478万新币,分别相当于1.12亿元人民币、2311万人民币。

不过,从业绩角度来看,此次收购溢价率并不高。OncoCare的收购估值,约为其去年营收的4倍、净利润的20.7倍。

据了解,在收购完成后,OncoCare将纳入复星医药的合并报表范围。复星医药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拓展集团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并有利于推动集团在肿瘤治疗领域全方位解决能力的提升。

事实上,抗肿瘤是复星医药的重要布局方向。一方面,复星医药不断收购肿瘤医院,旗下已拥有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宿迁钟吾医院(宿迁市肿瘤医院)等国内的专科医院;另一方面,复星医药不断围绕肿瘤疾病搭建创新药研究体系和精准诊疗平台。

2021年,复星医药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实现收入39.36亿元,同比增长145%。主要由于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等药物实现增长。

加大研发投入押注创新药

提到复星医药,外界对其的一个固有概念就是“医药界PE”,或者称其为“披着医药企业外衣的投资公司”,但其实复星医药的研发实力也不错。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49.75亿元,同比增长24.28%;其中研发费用达到38.34亿元,同比增加10.39亿元、增长37.17%,这一研发水平在国内药企中仅次于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排名第三位。

在高强度研发投入的助力下,复星医药新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包括复必泰、汉利康等在内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5%,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其中,自研产品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实现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125.33%。

值得一提的是,由复星医药和德国百欧恩泰(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于2021年3月被纳入港澳地区政府接种计划,2021年9月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接种。截至2022年2月末,该款疫苗于港澳台地区已累计接种超2000万剂,助力港澳台地区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在研管线方面,截至2021年末,复星医药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超240项,其中含64种创新药、14种自研生物类似药和105种仿制药。

整体来看,在仿制药大范围集采的背景下,国内多数仿制药企业业绩及股价双双承压。以仿制药起家的复星医药,却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285.85亿元、303.07亿元、390.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22亿元、36.63亿元、47.35亿元,营收及净利润均处于稳定增长趋势。(记者 张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