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如果电缆不及时拖移,造成积压影响采煤生产,怎么办?北六主运输胶带机带速与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需求不匹配,怎么办?掘进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需加注乳化液增压,而采煤专业配备的乳化液泵站无法在掘进期间使用,又该怎么办?

面对一个又一个“怎么办”,山东能源蒋庄煤矿开启全员智慧大脑,让旧物变宝物,难题变课题,脑力变红利。

让旧物唱“主角”

将旧物进行再发明、再创造,不需投入一分钱,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本文开始提及的第一个“怎么办”,他们让旧物唱“主角”。

“在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电缆拖移是采煤生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以前我们使用回柱绞车进行拖移,工作效率低,拖移一次电缆至少需要2名职工,花费4个小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综采一区区长付清松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积极寻求更省劲、更高效、更安全的创新之法。

“以前淘汰的电缆拖移装置的旧抱闸机构闲置也是一种浪费,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让它‘上岗’呢?”该工区技术员杨淼说。

于是,他们深入液压维修车间淘宝,寻找能够与旧抱闸机构相匹配的小型制动千斤顶和拖移千斤顶,再将它们组装配对,研发了电缆自动拖移装置,并连接到超前支架的电液控系统中,只需1名职工站在安全区域进行遥控操作,便可实现随用随拖移,省劲、高效又安全。

而像这样旧变新、废变宝的创新项目在该矿创新表彰奖励榜单上比比皆是:掘进一区利用废旧钢管及帆布,为综掘机截割头制作保护罩;皮带工区则利用闲置的分体式电液推杆的电机、油泵作为液压站,设计制作“皮带积水清理装置”,在皮带上有积水时,可通过简单的人工操作,自动清理皮带表面积水。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随着矿井顶板管理的持续完善,液压单体支护在掘进工作面应用增多,掘进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需加注乳化液增压,而采煤专业配备的乳化液泵站却无法在掘进期间使用。”生产技术部掘进专业主任科员李欣告诉笔者,这一难题曾困扰他们很长时间。

为此,他们便将难题变课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他们对锚索涨紧器液压系统进行改造,研发了单体液压支柱便携式增压泵,实现加注乳化液增压,解决了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他们增加供液系统,通过储液装置、供液管路,实现液压单体乳化液快速加注,相比静压水系统加压,单根支柱注液时间由5分钟缩减至2分钟。

“这套设备成本仅3000元,采用便携式设计,用起来得心应手,得到了职工的广泛好评。”综掘工区技术主管彭浩说。

精煤水分控制也是长期困扰矿井发展的一个“心头之忧”。在市场对煤质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降水工程改造势在必行。该矿选煤厂紧紧围绕这一课题,应用空气穿流式压滤机工作原理,大力实施精煤压滤机降水改造项目,对4台在用精煤隔膜快开压滤机进行改造,收到了较好效果。

创造隐形效益

在创新工作中,“脑力”便是最大的隐形效益。正如皮带工区实施的“北六主运系统提速改造设计与应用”创新项目一样。北六主运输胶带机承担着井下北六采区原煤运输任务,此前,北六一部、北六二部胶带机带速为2.5米/秒,与采煤工作面最大生产能力需求不匹配,皮带工区便计划将这两部胶带机带速提至3.15米/秒。

“如果想一步到位,最省事的做法就是直接投入两套永磁电动滚筒,但这两套系统最低需要投入200万元。”皮带工区区长史衍潮说。

他们通过自行设计、计算和综合分析,对地面备用的5台减速箱外委进行修复改造、提速,通过更换减速箱的伞齿,调整减速器的速比,将胶带机速度从2.5米/秒提升至3.15米/秒,以最少的投入提升了主运输胶带的运输能力。

“考虑到以后方便开展检修工作,我们还将减速箱联轴器键槽连接、热装方式,改造为胀紧连接套,实现了冷装。”皮带工区技术主管李哲介绍。

同样,为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综采二区对伸缩式警戒栏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装,制作出工作面采高识别装置。该装置可随着采高的变化自动进行伸缩,帮助工作人员动态了解现场采高情况,做到了割煤时见底见顶,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应采尽采。

“我们每年至少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表彰各类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术人才。通过搭建‘李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文宇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等创新舞台,依托‘揭榜挂帅’、‘金点子征集’等载体,持续掀起‘众创’热潮。”蒋庄煤矿矿长殷宪波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