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迎来“扩产潮”。

5月27日,凯众股份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根据预案,公司拟募集不超过3.08亿元资金,其中2.18亿元投入南通生产基地扩产项目(以下简称“南通项目”),其余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除凯众股份外,国内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近期也纷纷发布扩产动向。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国内汽车产业链也正构建新的体系,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扩产,使得未来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公开资料显示,凯众股份主要从事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3年,凯众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其中减震元件和踏板的收入分别为4.46亿元和2.67亿元。本次南通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聚氨酯减震元件2700万件,轻量化踏板总成350万件的产能规模。

凯众股份表示,公司产能处于瓶颈状态,计划扩产以满足公司全球市场持续拓展、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带来的减震元件和轻量化踏板总成市场需求,保障公司业绩增长。后期,公司将通过巩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加强销售团队建设、加强海外营销渠道等方式,以消化新增产能。

5月27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凯众股份,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现有的上海产线陆续要向南通基地搬迁,南通基地将作为公司大型的生产基地。公司减震元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业务已经有一定的天花板,国外的空间还是很广阔的,后期国外业务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

除凯众股份外,多利科技也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达亚计划在上海投建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

此前,普利特宣布拟募集不超过3亿元,其中2.1亿元用于天津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北方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项目达产后能够年产15万吨改性塑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以塑替钢”实现汽车轻量化。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快速发展,而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轻量化、成本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正成为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趋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轻量化”成为近期多家扩产零部件企业关注的焦点。以踏板等结构件为例,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对此类结构件的需求有较大差异。

“相较燃油车,轻量化踏板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得更多。”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代轻量化踏板和减震等零部件,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而在汽车内饰、功能部件等领域,改性塑料等增进汽车轻量化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也得到大量的应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轻量化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环保材料、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国内部分特殊的工程塑料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品上应用越来越广。

“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两大趋势,汽车轻量化主要是伴随着电动化而来。上述趋势带动的产业链较长,加上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迅猛,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巨大的机遇。”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报记者 徐一鸣见习记者 张文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