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减碳”新目标达成,脱碳目标进一步提高,碳税措施尚未定论,但对船舶能效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并呼吁采用可实现零排放的燃料。

周一,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 80)落幕,近1800名与会代表通过了最新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

IMO在最新的减排战略中提出,要尽快使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在考虑到不同国情的情况下,在2050年之前或该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此前引人注目的碳税,IMO并未就碳税达成协议。IMO强调,减排措施应当考虑到对各国的影响,尤其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需求。

碳税措施未定 对船舶能效设计提出要求

最新的减排目标进一步提高,而初始战略目标为2050年实现国际航运业较2008年减排70%,同时设立了两个阶段性的核查指标,与2008年相比,到2030年国际航运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至少减少20%,力争达到30%;与2008年相比,到2040年国际航运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至少减少70%,力争减少80%。

此前备受瞩目的“碳税”问题并未明确落实。不过,战略指出,候选的中期减碳排措施包括经济要素,对航运碳排放的定价机制。

此外,战略中明确要求:

需通过提升新建船舶的能效设计来降低其碳强度;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平均减少40%及以上;

加大采用可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的技术、燃料或能源,到2030年至少占国际航运所用能源的5%,力争达到10%。

减碳利好氢能船舶

此前文章指出,国信证券表示,全球航运业采取碳减排行动,从船舶建设、船舶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对船舶能效提升和温室气体减排能力提出要求。适用的船舶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杂货船、滚装船、气体运输船、客船等 12 种类型,也即绝大多数国际航行船舶均受其规制。

这将将加速船舶电动化:

相较锂电池而言,氢燃料电池船舶具有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大功率、长航程等场景下氢能船舶优势会更加明显。

此外,液态氨的能量密度几乎是液态氢的两倍,是锂电池的九倍,也可以成为零碳排放船舶的很好选择。

国信证券表示预计,2025年氢燃料电池系统船舶数量约500艘,全产业链市场规模将达百亿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