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8~39℃,局地超过40℃。据国家气候中心官微7月2日消息,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4.1天,比常年同期(2.2天)偏多1.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南部及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偏多5~10天,局部地区偏多10天以上。


(资料图)

同时,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中西部、辽宁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中北部、甘肃北部、宁夏、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大部、海南、四川西南部、贵州南部、云南、西藏东部等地偏高1~2℃。

目前主流机构预测表示,全球或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ño)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它与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赤道位置产生的温暖海流有关。对于中国而言,厄尔尼诺现象易导致中国的南方地区出现暴雨洪涝,而北方地区一般表现为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的夏季,我国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容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可能会达到30天以上。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这次厄尔尼诺肯定不是一个弱的事件,纵观全球动力模式预测结果,我们即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

强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持续的时间也会偏长,并带来更大的影响。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约发生了20余次厄尔尼诺事件,其中有3次强厄尔尼诺,最近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这三次强厄尔尼诺事件,无一例外都造成了全球气温升高。在上一次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2016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创下近200年来的最热记录。而在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影响叠加下,有预测表示,2023年可能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高温角度来说,从近十年内,2013年的夏季国内也出现了异常高温。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异常高温持续影响整个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北部,上海、浙江等地日最高气温超过40 摄氏度。除此之外,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也出现总体温高雨少的情况,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持续高温天气具体有怎样的影响?

目前来看,今年夏季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华南中西部以及新疆大部等地.华北下辖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2022年GDP占全国比重约为12.4%,接下来本文将从生产、投资、消费及通胀四个角度来简述一下持续高温天气对经济的影响。

1.生产方面,高温天气下用电需求增加,利好火力发电。

历史经验来看,高温天气持续影响下,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需求增加,带动用电负荷显著攀升,全社会用电量季节性升高。数据来看,2013年-2015年,我国持续面临夏季异常高温天气,用电量明显高于季节性。2022年夏季,受拉尼娜反季节异常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8月也经历了极端高温天气,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为8520.43亿千瓦时,高出2019-2021年同期用电量近两成(均值7223.85亿千瓦时)。

尽管近些年来火力发电的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数据显示火电占比已经跌破70%,但我国仍以火力发电为主。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下,用电需求增加,利好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燃用的煤通常称为动力煤,今年煤炭增产保供政策仍持续推进,目前生产端动力煤主产地稳定增产。同时,澳煤开放进口,港口库存持续累积,目前动力煤市场供应充足。

但以去年7月为例,本应雨水丰沛的时节,长江流域水位却持续退落,降水量为1961年来同期最少。严重干旱情况导致水力发电短缺,同时高温持续影响,用电需求持续增加,电力保供影响下,西南地区限产、限电的问题凸显,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如2022年8月,四川、重庆缺电现象严重,当月两省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11%、-18.2%(同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4.2%),对全国工业增加值造成拖累。今年春季开始以来,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偏低,但厄尔尼诺事件往往会导致我国降水“南涝北旱”,因此今年企业限产、限电情况或不同于去年,西南地区的干旱发展情况仍需继续跟踪。

2.投资方面,高温天气下建筑施工放缓,地产销售走弱。

职业健康司在2012年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受开工作业时间限制,高温天气下建筑施工进度或会放缓。从去年数据来看,夏季高温影响,磨机运转率出现明显缺口。去年8月磨机运转率当月均值46.1%,2019-2021年同期均值为61.2%。2022年夏季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也相比往年走弱。除此之外,从房屋新开工面积数据来看,夏季也会出现开工面积季节性回落的现象。同时,高温天气影响下,消费者线下看房意愿也会降低,看房场景一定程度缺失,房地产销售数据也出现季节性下滑。

3.消费方面,夏季社零增速季节性回落,但高温提振制冷设备销量。

历史来看,夏季社零总额环比增速往往会出现季节性回落,6月和7月较为明显。2022年8月高温影响下,社零环比下探情况略超季节性。但高温天气对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销量存在提振效果。以去年为例,8月高温持续影响下,家用空调销量回落速度明显放缓。去年8月家用空调当月销量1213台,超2019-2021年同期销量13.7%。除此之外,持续高温天气也利好遮阳伞、防晒挡、车衣、冰袖等消费。

夏季高温也容易感染一些夏季疾病,尤其高温天气会引发中暑、皮肤病、热射病等,对药物需求也会有所增加,不过该影响在社零数据中的表现暂不明显。

4.通胀方面,热害影响部分农作物生长、采收及运输,推动价格上抬。

高温天气也存在推升物价水平的风险。高温天气会对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存在不利影响,对于一些经济林果作物来说(例如江南地区的茶树或柑橘、芒果等水果),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热害影响下,蔬菜的生长采收、运输也会受影响。去年8中下旬南方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蔬菜生产供应,全月蔬菜平均价格较前值上涨2.0%,28种重点检测蔬菜价格明显超季节性,也是去年8月物价水平抬升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学术研究显示,水果和蔬菜在消费上存在一定替代效应,当蔬菜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也会转而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同时也会推升水果价格。

综上而言,高温天气对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除了高温天气的强度以外,持续性也需要关注。昨日(7月2日)18时,由于高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中央气象台解除高温黄色预警,并于今日(7月3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目前来看,6月持续的高温天气或有缓和,而四川盆地至黄淮、江汉、江淮等地又将有强降雨过程,今年高温天气对经济的影响需持续追踪。

本文作者:华创证券朱德健: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ID:gh_2da997b8c1e3),原文标题:《持续高温天气再现,对经济影响几何?——华创投顾部债券日报2023-7-3》

朱德健  SAC:S036062208000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