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港交所要求发行人调整整体协调人必须发布公告后,退任或增聘都变得公开透明。

6月1日,第三次递表港交所的药师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师帮”)宣布终止委任高盛作为整体协调人。

至此,药师帮的整体协调人仅剩下中金香港一家投行。


(资料图片)

“董事会谨此宣布,本公司与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于2023年6月1日同意终止委任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之一。因此,截至本公告日期,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持续担任本公司的整体协调人。”药师帮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近期港交所IPO项目中与高盛解除整体协调人合作的孤例。

今年4月、5月,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四范式”)和科笛集团先后与作为整体协调人的高盛解除合作。

其中第四范式直接改聘中金香港作为整体协调人;而科笛集团在此之后就通过聆讯,计划6月12日上市。

更多市场人士认为,这或许与欧美投资者参与香港IPO项目热潮褪去有关,这也导致高盛或无法帮助发行人“卖出好价钱”。

有接近港交所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提出预测,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港交所IPO项目与高盛解除整体协调人合作的可能。

目前高盛还担任互联网医疗企业圆心科技、微创心律等多家港交所IPO项目的整体协调人。

详解高盛“3连退”

在港交所IPO项目中,发行人通常会聘任保荐人、承销商等中介机构,这与A股颇为相似。

但不同的是,2022年8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除了前述中介机构外,发行人还必须聘请整体协调人,且港交所主板IPO项目必须在递交上市申请前不少于两个月委任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

根据港交所的定义,整体协调人主要操盘后期的全球发售工作,拥有向发行人作出分配建议和超额配股行使酌情权等权利。

有市场人士指出,港交所修改规则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保荐人的风险与收益。

“此前保荐人平均收费仅为包销定额收费的七分之一,而违规成本往往由保荐人承担,证监会认为保荐人收取的费用与其成本及职责不相称。倘若保荐人能同时担任全球协调人的包销商角色,其赚取的总费用可补偿出任保荐人时所需的额外资源及职责,因此设立整体协调人。”东高科技投研学院副院长杨波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在港交所新政后,发行人增设或退任整体协调人的信息披露变得公开透明。

从整体情况来看,为了推进后期全球发售工作,拟登陆港交所的企业往往会聘请多家整体协调人。例如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表的哈萨克斯坦石油集团一共委任了越秀证券、中金香港等5家投行作为整体协调人。

但在众多港交所IPO企业选择聘任更多整体协调人的背景下,却有企业反其道而行之。

而高盛成为了港交所新政后遭企业退任较多的外资投行之一。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家港交所IPO企业与高盛解除整体协调人合作。

今年4月24日,AI企业第四范式宣布终止委任高盛为整体协调人,改聘中金香港。

但第四范式并未遵循新规发布退任公告,而是在改聘中金香港的整体协调人公告中合并公示。

5月,聚焦脱发、溶脂药物治疗业务的科笛集团发布整体协调人高盛退任公告。

至此,科笛集团的整体协调人还有中金香港、德意志银行、中信里昂、华泰金融、招银国际和中银国际六家投行。

6月1日,药师帮宣布退任高盛作为整体协调人。目前其整体协调人仅剩中金香港一家中资投行。

事实上,这三家企业的基本面并无变化,且部分企业也身处市场热门赛道。

科笛集团“前脚”与高盛解约,随后就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于6月12日上市。

目前聚焦“脱发”市场的科笛集团,旗下共有4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CU-40102)、外用米诺地尔喷雾剂(CUP-MNDE2)、外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精华(CUP-SFJH3)均用于治疗脱发,而外用4%米诺环素泡沫剂(CU-10201)主要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聚焦决策类人工智能应用的第四范式虽然仍处于亏损中,但收入增速表现颇为优异,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88亿元、-16.45亿元,其中收入增幅高达52.90%。

药师帮主要负责互联网平台的药品销售,收入已突破百亿规模——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9亿元、100.96亿元和142.7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4.94亿元和-14.89亿元。

缘何分手

高盛为何一个多月内连退3家港交所IPO企业整体协调人,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对此,部分市场人士猜测这或新股的承销效果不佳有关。

“整体协调人在港股IPO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就是负责项目的总体发售,和承销商的工作差不多。大概率是发行人初步和高盛接触的投资人沟通了,但是发行人预期募资和市场投资人接受的价格落差比较大,所以二者合作就终结了。”广东一位从事港股IPO项目的投行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而销售效果不佳背后原因或指向了欧美等亚洲以外投资者对于港交所IPO项目的热情正在褪去。

“像高盛这类外资投行,主要面向的是欧美投资者,现在市场不景气,高盛自己也知道这单卖不出去了,所以可能自己权衡利弊后主动退出了。”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对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事实上,港交所IPO国际发售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Wind数据显示,2022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75家企业中,国际发行有效认购倍数的中位值仅为1.40倍,与2021年3.89倍的认购倍数相比出现大幅下滑。

而在此背景下,以欧美投资者为主要客户的高盛在港交所IPO项目中或许将面临更多压力。

据接近港交所IPO项目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透露,后期不排除会有更多发行人与高盛解除整体协调人的合作。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高盛还担任互联网医疗企业圆心科技、微创心律等多家港交所IPO项目的整体协调人。

事实上,伴随着港股投资者结构的改变,高盛或许不是外资投行中遭遇退任整体协调人境况的孤例。

“如果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呈现出‘中进外退’的趋势,那么未来投行市场也会出现相似的变化。”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据了解,目前摩根士丹利、KKR、花旗环球等多家外资投行也在港交所IPO项目中有所布局,其是否也会面临“退任”困境,仍待时间的核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