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的预期下,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却在面临增长瓶颈。

4月25日晚间,妙可蓝多披露一季报,期内实现营收10.23亿元,同比下降20.47%;净利润2420.23万元,同比下降67.08%;扣非净利润586.88万元,同比下降91.47%。


(资料图片)

业绩疲态在年报中早有所表现。

2022年全年妙可蓝多营收仅同比增长7.84%,但净利和扣非净利分别录得12.32%和45.14%的下滑表现。并且妙可蓝多在去年四季度营收同比减少25%,净利由盈转亏。

一季报发布次日,二级市场用脚投票。妙可蓝多盘中一度逼近跌停,盘中刷新了历史新低至23.47元/股,并于次日企稳收于26.23元/股,市值维持在135亿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股价遭到腰斩。

面对新的消费困境,曾被市场热捧的“奶酪茅”要如何解决增量市场收窄的矛盾,进军下沉市场的常温产品又如何面对渠道与价格的双重战争。

市场正在等待答案。

疲软的业绩

逐季下滑的业绩似乎说明,妙可蓝多的奶酪正越来越难卖。

2022年,妙可蓝多单季营收增速分别为35.2%、17.2%、14.7和-25%,并且颓势延续到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妙可蓝多管理层归因于交通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和消费疲软等影响。

原材料价格上涨侵蚀了妙可蓝多奶酪业务的盈利表现。

中国奶业贸易月报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奶酪14.55万吨,同比减少17.4%,但均价达到了5287美元/吨,同比上涨了14.5%。体现在年报上,妙可蓝多奶酪业务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54%至22.93亿元,毛利率当期大幅减少7.78个百分点至40.48%。

但相比成本,奶酪市场容量并未如预期持续扩容才是更要命的问题。

据Euromonitor数据,中国奶酪市场的零售规模在2022年增长至142.94亿元,但增速进一步放缓至8.9%,尽管妙可蓝多贵为市占率高达32.7%的绝对龙头,但能获得的增量空间正在缩小。

对于主打儿童消费的奶酪制品而言,出生率下降可能是长期隐忧。

近五年来,我国出生人口出现持续性的快速下降,从2016年的1883万人快速下降至2021年的1062万人,这也被认为是奶粉行业持续下行的主要因素。2022年,中国飞鹤的营收和净利录得双降表现。

奶粉企业采用了另一维度的方式来应对——提高客单价。

2014年至2019年,高端和超高端奶粉平均售价从336.3元/kg大幅提高到438.2元/kg,让中国宝宝喝到世界范围内价格领先的高端奶粉。

但该方法对当下妙可蓝多来说可能是个 Hard 模式。

自2020年以来,奶酪棒市场掀起一波价格战且愈演愈烈,据天风证券调研,多数奶酪品牌在商超和线上渠道奶酪棒的折扣力度约在 5-8 折区间,且价格相互紧贴。

价格战催化下,奶酪棒正变得越来越难卖。

这也让妙可蓝多高销售投入的效用正在边际递减且难以持续。

2018年至2022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率从16.74%提高至25.24%,但营收增速却在逐步放缓,从2020年的63.2%降到7.84%。

妙可蓝多2022年的奶酪业务依然保持增长,实现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16%,但核心业务即食营养系列奶酪(奶酪棒等)贡献营收同比减少0.6%至25亿元。

能让整体业绩维持正增长的业务,是相对低毛利的家庭餐桌系列和餐饮工业系列奶酪产品,二者分别实现了54.7%和75.6%的增速。

如何爬出价格战

由于低温乳制品受到冷链运输半径限制,不利于在冷链运输条件不完备的下沉市场实现进一步渗透。

因此做低温奶酪棒起家的妙可蓝多在2021年率先推出了常温奶酪棒,奉行“低温做精,常温做广”策略,意欲将常温奶酪棒产品做成第二增长曲线。

天风证券曾看好妙可蓝多常温奶酪棒,理由是参照常温酸奶莫斯利安的大单品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强劲市场潜力。

2009年,光明乳业率先推出了国内首款常温酸奶产品“莫斯利安”。其无需冷藏、保质期长达5个月的特点使其规避了低温奶销售半径上的局限。截至2014年,莫斯利安的销售额从1.6亿元增至7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8.29%。

但随着2013-2014年,蒙牛和伊利相继入局常温酸奶市场,莫斯利安的增速戛然而止。2014年莫斯利安的营收增速还在85%,但次年就出现了1.44%的负增长。而伊利的常温酸奶产品安慕希仅用6年时间就做到200亿元的销售规模,远超莫斯利安。

主要原因在于,对做常温牛奶起家的蒙牛和伊利来说,二者在终端货架上的渠道优势相比光明很明显,截至2022年,光明乳业的经销商数量仅约为伊利的四分之一。

而当下妙可蓝多与伊利的终端覆盖差距,一如当年光明与后者的差距。截至2020年底,伊利全国有600多万个终端网点,到了2022年底,其经销商数量接近2万家,拥有国内快消品中独一档的终端覆盖能力。

反观妙可蓝多的2022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中71.7%来自于经销渠道。报告期内其零售终端网点数量在2022年增加至80万个,同比增长33.33%;经销商数量则增加了2334家经销商至5218家,占经销商总数的44.7%,但同时有2479家经销商退出,全年净减少145家经销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妙可蓝多的经销商数量进一步下滑,净减少了53家至5165家。在投资者交流中,妙可蓝多管理层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优化经销商质量,增加经销商与当地市场的适配性,清理部分活跃度不高的经销商所致。”

此消彼长之下,妙可蓝多的先发优势能巩固多久还是未知。

毕竟做伊利的经销商可以卖奶顺便卖奶酪,但做妙可蓝多的经销商几乎只能卖奶酪。对于这一点,妙可蓝多的管理层在投资者交流中也有所回应,其认为主要卖液态奶搭售奶酪的经销商不如专门卖奶酪的经销商效果好。

这一说法意味着,乳业巨头的渠道优势是否会转化为在奶酪市场的盛势还尚待时间的检验。不过妙可蓝多在蒙牛入主后,后者在渠道上给予妙可蓝多的助力也备受期待。

但据目前的公开信息,蒙牛对妙可蓝多在渠道上的赋能主要在B端餐饮渠道上。在投资者交流中,妙可蓝多方面表示在餐饮合作的300多家品牌中,有的是大股东对接的资源,但“还不能定量的去说(同比增加了多少)”。

5月6日,信风(ID:TradeWind01)联系到妙可蓝多相关人士询问其渠道变化相关问题,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当下,妙可蓝多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价格战的泥沼中进一步取得增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