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早盘,工程机械、建材水泥、家电、家居装修、建筑等在内的大基建产业链领涨两市。

工程机械方面,拓山重工、振华重工涨停,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安徽合力等大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千亿龙头三一重工近日连续大涨,6个交易日股价已经累计大涨近18%,自去年10月底相对低点以来反弹超35%。

装修、建材等方面,金牌厨柜涨停,伟星新材、尚品宅配等涨超5%,华峰水泥、上峰水泥等大涨。


(资料图)

消息面上,近日全国多地复工节奏大幅提速、各省份加快推动基建项目开工,国盛证券称一季度基建开门红可期。此外近日房地产也开始出现边际复苏,共同拉动下游相关细分需求。

复工节奏大幅提速,基建开门红可期

根据行业媒体数据,截止上周,全国开复工率为76.5%,已经超越去年同期,其中基建、市政项目开复工及劳务到位情况均有大幅好转。而在正月十七,项目开复工率还低于去年同期12.6个%,一周时间复工率增加38.1%,复工大幅提速。

另外,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基金资金面有保障: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超市场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系200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历史单月最高值,同比多增9227亿。此外当前31省市已获提前批专项债额度2.19万亿(系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额的60%),同增50%。

国盛证券称一月份信贷大增,专项债发行维持高位,基建资金面有保障,叠加复工节奏大幅提速,一季度基建开门红可期。

兴业证券也认为,今年从上至下全力稳经济、稳投资决心正盛,基建稳增长地位突出,相关政策、资金、项目支撑不断推进扩容,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下,2023年基建投资在自上而下支持下有望延续高增长,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形成。

工程机械行业加速回暖,美股巨头也助攻

太平洋证券认为,在基建项目不断落地、房地产迎边际改善等背景下,将有力拉动2023年工程机械需求。

基建上文已经提过,而事实上近日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边际复苏。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全国11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较去年春节月的成交增长29%。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6个和13个,比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缓。

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春节过后一周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带看客户量和新增挂牌房源量均较1月春节前日均水平提高1倍以上。

据上海链家的数据,2月前两周,链家门店的成交量较此前增长50%-60%,带看量增长30%-40%。媒体报道称,“疫情三年,涨回来只用了一周。”不少上海房产中介这几天都在社交平台疯传这句话。

此外,海外方面,近期美股机械龙头卡特彼勒股价刷新历史新高。

资料显示,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浙商证券表示,工程机械为我国当下优势产业,中国公司能依赖规模经济、产业链优势、运营效率优势取得全球龙头地位。以国内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龙头未来有望走向全球龙头。

其介绍称,从估值来看,国内的龙头企业却与国际龙头公司相距甚远,如三一重工市值为卡特彼勒的18%,但其收入已达卡特彼勒2021年收入(3250亿元)的33%。三一重工当前PB为2.54倍,比卡特彼勒更低(卡特彼勒当前PB为8.06倍),同时处于历史低位。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业绩逐渐拐点向上,业绩向上弹性好,空间大,未来成长性将比卡特彼勒更好。

全国多地开始上调水泥价格

一季度基建开门红可期背景下,拉动水泥市场需求向好,近日全国多地开始上调水泥价格

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2月10日-12日起,江西省内主导企业陆续通知上调水泥价格20元/吨。

2月11日-13日,安徽多地一些企业陆续通知上调水泥价格10元-15元/吨左右,个别低标价格上调30元/吨。

2月14日起,上海地区一些主要厂家通知上调各品种散装水泥价格30元/吨,袋装价格暂稳;广东珠三角、粤西、粤北等地区水泥价格也在陆续通知上涨。

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最近的水泥价格上调,一方面受下游工地陆续开复工带动,水泥需求持续恢复。另一方面,动力煤成本高位,成本压力下厂家涨价意愿强烈。此外,目前不少厂家处于停窑状态,产量减少而需求上升。

华泰证券表示,以农历年衡量,此轮调涨的时点较往年有所提前,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的复苏尚不显著、水泥行业库存总体仍在高位,此轮时点更早的价格调涨体现了行业对于尽快修复去年以来持续恶化的盈利水平,形成了较为强劲的共识。

其认为,行业盈利修复的持续性将仍有待需求企稳以及错峰生产执行力度的考验,但考虑政府稳增长决心坚定、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板块配置的性价比较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