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伙伴看一只神基,
2019年涨了70%,2020年涨了77%,2021年涨了23%,2022年涨了14%,今年以来涨了11%。
算总收益的话,2019年以来基金涨了365%,年化收益45%。
(资料图片)
不管是长期业绩、还是短期业绩都无可挑剔,
但问题是:过往收益这么高的基金,你现在还敢追吗?
我们看下公募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
在成立超过10年的公募基金中,成立以来年化收益最高的是王亚伟曾管过的华夏大盘精选,年化21.37%,唯一一只长期年化收益超过20%的公募基金。
做个统计的话,
在成立超过10年的398只主动权益基金中,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只有1只,就是刚刚说的华夏大盘精选,占比0.3%;
年化收益率介于15%-20%之间的有35只,占比8.8%;
年化收益率介于10%-15%之间的有172只,占比43.2%;
年化收益率介于5%-10%之间的有145只,占比36.4%;
年化收益率低于5%的有45只,占比11.3%。
这就是中国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给出的答案:
80%的主动权益基金只能获得10%左右的市场平均收益,真正跑出较多超额收益(长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占比不到10%。
再想想巴菲特,投资50多年,年化收益率也就20%。
年化20%,真的是投资界的天花板,只有极少数高手中的高手才能实现。
所以,看完这些数据,懒猫更坚信“均值回归”的存在了。
关于“均值回归”,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说的是,很多基金经理都可能靠运气实现“一年三倍”,但凭实力实现“三年一倍”者寥寥。
“三年一倍”,换算成年化收益是26%,超过了投资界的收益天花板,确实挺难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实现,比如文章开头的那只神基,4年年化收益45%。
所以,今天的重点是“三年一倍”后,有多少基金能把高收益延续下去,能延续多久?又是怎么延续下去的?
或者简单点说,我们探讨下高收益基金是怎么均值回归的。
01
“三年翻倍”后还持续优秀的基金
先把曾三年翻倍的基金找出来,
2010年之后,公募基金有过2次集体实现“三年翻倍”的高光时刻:
一次是2015年牛市顶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涨到了34.9%,沪深300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也涨到了28.5%。
在那场普涨大牛市中,只要表现不是太差,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三年翻倍”轻轻松松。
另一次是在2021年,
2021年春节前,抱团行情牛市顶部时,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是26.8%,也有大量基金实现了三年翻一倍。
还有2021年底,因为2018年底的低基数,2021年底,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涨到了35%,2019-2021年,这3年也有很多基金翻倍。
不过,这次的数据有点近,所以我们主要还是看2015年牛市和2021年春节前三年翻倍的基金。
(1)2015年牛市顶点“三年翻倍”的基金
在2015年6月12日实现“三年翻倍”的基金有457只(为了扩大筛选面,放松了要求,“3年涨90%”就行了),
它们中,确实有基金跑出来了,
在2015年的下跌中,跌幅没超过15%(期间,沪深300跌了30%);
2016年正收益(当年沪深300跌了11.28%);
2017年涨了10%+,(其实2017年沪深300涨了22%,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了14%,考虑到当年大部分基金都没跑赢指数,就放松了要求);
2018年跌幅没超过10%(当年沪深300跌了25.31%);
2019-2022年,同样表现优秀。
但只有1只,那就是何帅管的交银优势行业。
其他的,像傅友兴管的广发稳健增长、鲍无可管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沈楠管的交银主题优选、吉莉管的国投瑞银稳健增长,“三年翻倍”后的表现也还可以。
但这些满打满算也就5只,占比1%左右,其他基金都慢慢的“均值回归”了。
(2)2021年春节前“三年翻倍”的基金
这一波也是同样情况,
2021年2月10日牛市最高点时,“三年翻倍”(也放宽到“3年涨90%+”)的主动权益基金有1057只。
它们中,
2021年春节后至年底依然正收益的有446只(期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4%,沪深300跌了15%);
再加上“2022年跌幅在10%以内(期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21%,沪深300跌了21.6%)”的条件后,就剩29只了。
名单在这里:
这里面最猛的就是周海栋,
华商新趋势优选,2021年春节前3年涨了193.2%,2021年春节后又涨了15.4%,2022年涨了13.6%,今年以来涨了10.8%。
还有万民远,
融通健康产业,2021年春节前三年涨了226.4%,之后也是连续正收益。
杜洋、金梓才,在2021年春节前三年收益也有190%左右,但2022年都没有取得正收益,今年的收益也不是特别理想。
02
怎么做的?
我们从中挑几个,看看这些基金是怎么持续优秀,以及均值回归的。
(1)何帅
先说表现最好的何帅。
为了避免误会,这里要先交代下,
何帅是2015年7月开始管交银优势行业的,也就是说2015年基金“三年翻倍”不是他的功劳。
但当时指数都“三年翻倍”了,所以,我们也不妨认为如果那三年是何帅在管,也会翻倍。
然后就是“三年翻倍”后何帅的操作了,
有这么几个神奇的瞬间:
一是2015年9月-12月的强反弹。
这期间,何帅有2个操作:
一是三季度降仓位,交银优势行业股票仓位从二季度的66%降到三季度的46%。
从基金净值走势上来看,可能是8月底降仓的,8月份的那波下跌中,交银优势行业明显跑赢大盘。
二是四季度加仓,股票仓位又从46%加到了79%,再加上何帅当时选的股票表现还不错,就大幅反弹了。
需要强调的是,何帅这时的重心还在中小创等成长股上。
2015年四季报中,他是这么总结的:
“本基金在四季度加大了换手率(当时何帅换手率在600%左右,现在只有200%),在10月初大幅提高仓位,超配了以网络剧、IP资源为主的传媒行业,12月份又超配了计算机行业,这才在四季度明显跑赢业绩基准。”
这也为他2017年大幅跑输沪深300埋下了伏笔。
他2017年的持仓还主要集中在传媒、计算机、风电等小盘成长股上,后期虽然有把白酒(茅台、五粮液)、地产(保利)买进十大重仓股,但买的有些晚,再加上仓位也不是很高。
所以,在2017年“漂亮50”行情中,他大幅跑输沪深300了。不过,当年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都没跑赢沪深300。
为什么后期买了白酒、地产呢?
何帅给出的解释是:
投资框架在2017年出现了一些变化,过去主要看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但这个投资方法在2017年上半年表现并不好,这也引起了他的反思。
他反思后得出的结论是,市场的估值出现了变化,过去是要求公司的成长性和估值要匹配,高成长高估值、低成长低估值,但现在市场更愿意给优秀的公司高估值,给不优秀的公司低估值。
然后,何帅就据此调整了自己的持仓。
反映在风格结构上:
上任伊始,何帅几乎满仓小盘成长股,2017年短暂重仓过大盘成长股,2020年后大盘成长股占比越来越高,现在几乎满仓大盘成长股,何帅投资风格完成了从“追求短期业绩增长”到“聚焦好公司”的转变。
二是2018年的正收益。
当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从2月份跌到12月份,但交银优势行业是8月份才开始跌的,7月25日还创了年内新高。
所以,纵观2018年,交银优势行业做了个大大的过山车,上半年涨,下半年跌,年底算总账时基本不涨不跌,涨了0.32%。
这也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季度何帅重仓的计算机行业出现了一波强反弹,从2月份反弹到4月份,所以2018年一季度何帅抗住了。
二是,二季度何帅重仓了医药股,2018年5月医药股才见顶,二季度何帅不仅没跌,还逆势上涨了。
三是2021年春节后的出色表现。
这期间,何帅有两个值得称道的点:
一是,2021年基金又涨了20%,到年底时创了新高。
这主要归功于何帅2021年一季度及时把仓位切到了化工股上,买成了第一大重仓行业,最高占到基金股票仓位的28.5%。
看下行情,虽然有春节后的扰动,但2021年化工基本从年初涨到了年尾,全年上涨37.2%,春节后也涨了17.1%。
还有何帅的第二大重仓行业——电子,2021年表现也不错,全年上涨16%,春节后涨了13.7%。
二是,算2021年春节后到2022年底收益的话,基金涨了0.4%。期间,沪深300跌了3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24%,何帅又一次抗住了下跌,正收益。
这主要归功于2021年的优异表现,2022年,交银优势行业跌了11.23%,虽然还能排在同类前1/3的位置,但并不是那么亮眼。
2022年,何帅最重要的操作就是加仓医药等赛道股,医药+医美占到了基金股票仓位的50%左右。
所以,
我们看交银优势行业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的话,2017年底就跌破30%了,2021年春节前、2021年底够到了30%,但2022年又跌回来了。
现在,交银优势行业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是12%。
(2)沈楠、鲍无可、周海栋
这三位的操作就不多做介绍了,之前写过:
沈楠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会择时,仓位也很分散,基金净值也屡创新高,虽然打法不一样,但净值走势和“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走势和何帅很接近。
鲍无可是偏价值的,借助2015年的牛市也实现了“三年翻倍”,2017年蓝筹股牛市大涨24%,跑赢沪深300,景顺长城能源基建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在2017年达到了35%。
然后是2018年6月,基金净值回落,再加上三年前对应的是2015年6月的高点,以至于三年零收益,“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跌到了0。
再之后就是赛道崛起了,市场风格不在鲍无可这边,他的三年年化收益最高也就到15%附近,没能三年翻倍。
比较猛的是周海栋,
他是做轮动的,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重仓科技、医药;2020年下半年以来,又改成了重仓有色、煤炭、科创,几波行情都让他抓住了。
所以,他的收益是一涨再涨,2021年春节,“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超过40%;2021年9月,“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超过60%。
不过,2022年底对应的是2019年底,他2022年的收益没有2019年高,所以“三年滚动年化收益”在2022年有较大回落,降到了35%。
当然,还有回落更快的,那就是金梓才。
他和周海栋一样,也是做轮动,前期业绩走势也很接近,2021年9月时,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达到了60%。
但2022年,他错判了猪周期行情,基金净值跌了10.38%,再加上今年基金也只涨了2.02%,财通价值动量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已经降到11%了。
做个小结,
1)“三年翻倍”是怎么实现的呢?
严重依赖大牛市,碰到一波大行情,即使是深度价值、进攻性没那么强的鲍无可也能实现“三年翻倍”。
当然,也不排除特别厉害的,不依赖大牛市就实现了“三年翻倍”,但比较少,也欢迎小伙伴补充这种牛基。
2)又是怎么“均值回归”的呢?
两个原因:
一是碰到大跌。比如2018年6月,对应的三年前刚好是2015年6月的最高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跌到了-10%。
表现比较好的沈楠、鲍无可,“三年滚动年化收益”都在这波下跌中归零了,三年零收益。
何帅更优秀些,交银优势行业直到2018年7月才开始跌,但因为三年前的位置太高,“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降到了7%左右。
还有周海栋,2022年表现也很好,基金涨了13.6%,但因为2022年底对应的是2019年底的较高位置,所以2022年底,华商新趋势优选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从60%+降到了35%。
另一个是判断失误。
比如金梓才,去年他重仓了猪周期,但猪周期表现并不好,基金跌了10.38%,然后“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直接从60%降到了11%,快速回撤。
3)“三年翻倍”后,高收益能持续多久?
或者换个说法,怎么避免高收益基金大起大落?
和基金经理的风格有关,
跑出来的几个基金经理,
沈楠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还会择时,周海栋、金梓才是轮动,何帅也抓住了好几次机会才把优秀业绩延续了几年。
也就是说,要依靠基金经理的“闪移腾挪”,抓住这个机会后,迅速寻找下一个机会,如果持续判断正确,那就能将优秀业绩延续下去,但这个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挺高的。
当然,也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鲍无可给出了答案:买价值也行。
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特别看中低估,别管是买低估行业,还是在高位减仓,都大概率能在随后的大跌中跑赢同行,净值走势也更稳一些。
但买价值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
首先,价值基金进攻性不足,2015年牛市顶点的前三年,鲍无可刚刚翻倍,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涨了112%,市场平均水平,同期涨幅在200%附近,甚至超过200%的基金一大把。
其次,太看重“低估”的基金经理可能碰到价值陷阱,这个就不展开了...
03
巴菲特的长期收益
再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巴菲特,1965-2021年,长达57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实现了“年化20.1%”的投资奇迹。
是有人投资收益比他高,但投资持续时间比他长的几乎没有。
所以,他的长期收益对我们分析“怎么持续优秀”,以及“均值回归是怎么发生的”也特别有借鉴意义。
这是巴菲特每年的收益和标普500的收益对比,标蓝的代表“三年翻倍”。
可以分为三段:
(1)1969-1971年,连续3年“三年翻倍”
这期间主要归功于巴菲特的操作,标普500在那几年表现一般,只在1967年涨幅超过30%。
(2)1975-1999年,25年中有18年“三年翻倍”
这期间是美股的黄金大牛市,从1975年到1999年,标普500涨了51.6倍(含分红),而且25年间标普500只有3年是下跌的,跌幅也只有个位数。
给大家贴下行情图,期间标普500是这样走的,羡慕啊...
在大牛、长牛的背景下,1977-1987年,连续11年巴菲特都实现了“三年翻倍”。
也就是说,在1975-1985年期间,任何时候买巴菲特,并持有3年以上,都能获得翻倍的收益。
1994-1998年也是一样情况,巴菲特连续5年实现了“三年翻倍”。
这是巴菲特的高光时刻,也是巴菲特资产增长最快的25年。
画在图上的话,是这样子的:
在1976-1998年,巴菲特持续、大幅跑赢标普500。
(3)2000年后,只有一次接近“三年翻倍”,2012-2014年涨了96.8%
然后就是2000年后了,巴菲特的出色表现突然、一下子都消失了,此后和标普500基本同涨同跌。
最接近“三年翻倍”的时候是2012-2014年,涨了96.8%。
其他时间,连续三年收益只有一次超过了60%,两次超过了50%。
所以,算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的话,他也就慢慢从高光时刻的30%回落到了20%...
(PS:2000-2021年,巴菲特的年化收益是10%,标普500(含分红)的年化收益是7.5%)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那些“三年翻倍”的基金,后来都怎么样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