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换算成价格的话,就是债券价格还在高位徘徊,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发生其他事...相信这个没人会反对,别管你短期收益多高,一着不慎,可能又都还回去了。还以富荣中短债为例,二三季度,平均每个季度比同类多赚0.6-0.8个点,并没有多多少...真在乎这一点点收益的话,不妨多承担点风险,去买长债基金,或者权益仓位比较低的“固收+”基金。(2)收益和风险是匹配的,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有着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高风险。配置了更多的长债基金,据半年报数据,长债仓位占了75.6%。穿透到底仓,这已经不是短债基金了,而是个长债基金,承担了和这个产品类别不相对应的风险。投资中有这么一句话,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有着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高风险。有些风险,不会因为你看不见就不存在,所以,买债基,切记不要盯着排行榜买,不要买那些短期收益高的债基。(3)不要试图去穿透债基,你穿透不了,即使前五大持仓占比高,且无害,也不代表这只债基就一定百分百安全。因为不知道富荣中短债被赎回了多少,我们看看历史上曾被大量赎回的另一只债基,规模从10.89亿骤降到0.31亿。在10.89亿的规模下,某个300万的有毒资产占比也就0.2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不会出现在前五大持仓里,普通人也看不到。但当规模被赎回到只有3100万时,这个300万有毒资产的占比是9.68%,足够致命了...所以,不要试图去穿透债基,普通人也没能力穿透。买债基的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摊大饼”,分散配置,尽可能多买几只,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是说大厂的产品不会被挤兑,不会踩雷,事实上今年已经有好几家头部大厂的债基踩雷了。而是说踩雷、挤兑后,大厂的应对措施更多,比如用自有资金紧急申购产品。就是因为陷入了“赎回 - 下跌 - 赎回 - 下跌...”的怪圈,你越赎回,净值越跌,净值越跌,赎回的人越多。这时,如果能有一笔资金进来,截断“赎回 - 下跌 - 赎回 - 下跌...”的链条,那基金净值可能也就止跌了,赎回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了,风暴可能慢慢就过去了。所以,对于债基这种底层资产流动性没那么好的产品,还是尽可能选大厂的产品吧。不止散户喜欢买大厂的债基,机构也喜欢找大厂定制债基,所以大厂债基中也有不少是机构定制产品。2)机构占比特别高,超过90%,甚至接近100%。规模不大,且机构占比高,这类债基份额一般集中在少数几家机构手中,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跑的比兔子还快,而散户是没有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决策速度的,大概率是后知后觉的那个。(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踩雷了怎么办?不要犹豫,第一时间跑!对于债基,没有“V型反转”,只有慢慢爬坑,几天的损失要用几年来填。所以,碰到债基净值走势不对时,不要犹豫,第一时间跑!接下里,借着这几点经验,我们看下专业买手“FOF”是如何买债基的~规模超过1000亿的,有28家,占比16.67%;规模介于500-1000亿之间的,有15家,占比8.93%;规模介于100-500亿之间的,有60家,占比35.71%;28家千亿大厂管着5.7万亿债基,占到债基总规模(8.4万亿)的67.79%。买债基,想省心一点的话,盯着这28家千亿大厂就可以了~这其中,又有53只债基被10只以上的FOF持有,算是大家公认的“好债基”。在这53只“好债基”中,出自千亿大厂的有45只,占比85%。有10只规模超过200亿,有16只规模介于100-200亿之间,合计占比57.78%。FOF不仅偏爱大厂的债基,更偏爱大厂的大规模债基。而规模最小的2只,分别是5年期国债ETF和10年期国债ETF,两只债券指数基金。把他们排除的话,FOF重仓的主动债基规模最小也有35.6亿。除了大厂、大规模,FOF还偏爱中生代和老将管的债基,对新人则比较谨慎。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买债基,不妨稳一点,选“大厂、大规模、老将”配置的债基。基金是债券基金(仅限短债和中长债基金),且属于千亿大厂;巧的是里面竟然有10只也出现在了“FOF重仓的45只大厂债基”名单中(打蓝色底纹的),这应该是市场上认可度最高的几只债基了。除了刘涛比较逆天,鹏华丰禄过去3年涨了17.2%,其他基金过去3年的总收益大多在9%-12%之间,算平均值的话是10.7%,也就是年化收益3.45%。过去3年,中长债基金指数年化收益是3.36%,最大回撤是1.75%。选出来的19只基金表现略好于市场平均水平,算是一个还比较稳健的组合~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认可度最高的一份债基名单~》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
-
当前焦点!认可度最高的一份债基名单~
-
天天快报!SBF内部道歉信:家人们,面对巨大的压力,我“吓呆了”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将分别与宝马沈阳电池中心合作,提供电芯
-
“坏血”诈骗大戏迎来剧终:Theranos创始人被判11 年监禁
-
快资讯丨硅谷进入寒冬模式!报道称谷歌正考虑裁员1万人
-
金主家也没余粮了,腾讯大股东“全面收缩”,结束烧钱
-
从库里到奥尼尔,给FTX代言的美国明星们要赔大钱了?
-
全球新动态:三大指数震荡下跌 钠离子板块领涨 中字头调整 医药股尾盘大涨
-
天天新消息丨韩媒热议韩国电影登陆中国平台,外交部回应
-
衰退指标狂闪!德国2/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创1992年以来最大,美国倒挂创历史纪录
-
美国11月Markit PMI全线进入收缩区间,制造业PMI创两年半新低
-
【新视野】银行理财亏损让这个金融产品爆火!秒杀拼手速,贷款抢额度,还抢不到!
-
焦点快播:美国10月新屋销售意外反弹,价格创新高,中位数逼近50万美元
-
美银2023十大首选交易:买中国股票,卖美国科技股
-
当前视讯!小米电话会 :全球库存最晚明年一季度恢复正常水平,明年市场整体规模依然保守
-
精彩看点:血流不止!瑞信警告四季度可能亏损高达16亿美元 | 财报见闻
-
美股小幅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国际油价跌超3%
-
每日简讯:各地政策密集出台,“共享”会是储能低效的终极“解药”吗?丨见智研究
-
证监会重磅文件!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来了!
-
实时焦点:350万美元一剂!全球最贵药物获批
-
热点在线丨影视股拉升!《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影市将迎“观影潮”?
-
【新要闻】美、布两油日内大跌!欧盟考虑对俄油实行65-70美元价格上限 远高于俄油成本
-
世界最资讯丨扭亏为盈!老虎证券三季度净利达334万美元,营收同比降8.8% | 财报见闻
-
全球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每转一圈可发34度电
-
环球速讯:高盛:一旦美联储政策明朗,美元将见顶,2023年看好韩元看空印度卢比
-
涉资数千亿!多家银行密集与多家房企签约给予授信额度
-
全球速讯:袁芳卸任了,谁可以替代?
-
精彩看点:海南三亚:抵琼未满3天将标记提示 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场所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
【热闻】交易商协会:“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
最新资讯:连花清瘟、连花清咳:启动6000例新冠临床研究
-
全球今日讯!腾讯大股东Naspers:考虑在收到美团股份后进行出售
-
全球第十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成长性如何?
-
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初值 47.3,预期 46,前值 46.4;欧元区11月服务业PMI初值 48.6,预期 48,前值 48.6。
-
新西兰加息75基点,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
-
曾经无限风光的奥迪,被“新能源”击败
-
环球热消息:币圈雷曼危机“连环爆”:FTX暴雷后,焦点转向“最大比特币基金”
-
【独家】俄气输往欧洲的最后一条管道也要“断气”了?欧天然气价格涨超6%
-
焦点热议:“人造肉第一股”有了大麻烦
-
世界焦点!2023年全球经济真的会陷入衰退吗?
-
史上最大冷门!世界杯爆冷逆转阿根廷后,沙特宣布全国放假一天庆祝
-
硅谷大裁员继续!惠普发布悲观指引,计划未来三年砍掉10%岗位丨财报见闻
-
世界通讯!又一家全球大卖方崛起!法兴与AllianceBernstein合并研究业务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中字头个股继续爆发,医药股下挫
-
世界今热点:量化大厂遭遇“升级骗术”,电商式俗语上阵,行骗能力翻倍?
-
今日快讯:欧盟提议设天然气价格上限,内部吵翻天,担心能源危机恶化
-
快资讯:推特这套“休克疗法”,马斯克早就玩烂了
-
天天快看: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破产案揭幕!一文看清FTX首场听证会说了什么
-
对俄油价格上限临近,欧盟在诸多关键条款上态度软化,油价短线下挫
-
本月第三次,巴菲特再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