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格子”的苦与乐

不经意间,在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宣传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八年多。回首走过的路,真是有着说不完的苦与乐。

常言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爬格子”,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必须在思想上有见地,文字上有建树,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个过得去”,时刻保持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重任在肩的压力感”。八年的写稿之路不仅让我感受体验到了写作的苦,而且更让我体验到写作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我为写稿人骄傲,更为写稿人自豪,是写稿让我走上了成功之路,是写稿让我分享了人生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014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单位调到机关党委工作部,搞宣传工作,没有写作知识的我来到矿党委工作部写稿,当时我就是一个小白,既然领导将自己放在这个岗位上,那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干!还要干好。看到同事们的稿件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我除了认真仔细拜读外,就是羡慕和崇拜,更期待着自己的大作”能够早日见报。为能够尽快适应宣传报道工作,我就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上多下功夫,多学多看多问多研究,经常翻看《中国煤炭报》、《河南能源报》、《鹤壁日报》、《鹤煤快讯》等报刊,学习老师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另外,我几乎每天只要一上班就背着照相机不是下车间就是到区队,工作苦点、累点、脏点,但我从不叫苦喊冤。这样我不仅能够寻找发现不少鲜活的新闻线索,而且还能随手拍下工人们劳动的火热场面,精彩的瞬间,感人的画面,与工人们进行零距离接触,同工人谈心交朋友,从他们哪里了解情况,获取到更多的新闻线索,扑捉到不少鲜活的鱼”。

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新闻写作,遇到新闻线索和典型案件不知道从哪下手。有时发副图片新闻,为了配好图片说明,短短二三十个字,往往是改了又改。特别是文字新闻更难,一篇稿件让好几个人看,通常改好几遍,至到自己满意为止。一次次的写稿,一次次的泥牛入海,没有一点消息。只记得当时的我只要报纸一来,就迫不及待的抓过一份从头看到尾,为的是看看有没有自己写的稿子。工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鹤煤快讯》上终于出现了我的名字,那一刻我的心中是说不出的激动,真好象是渴盼已就的东西终于到了自己的手中。我也更加勤奋,积极的与报社的编辑、记者联系,向他们学习请教。我觉得,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尽管写作的路异常艰难,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会勇敢地走下去。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搞文字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宣传工作是枯燥的,它要求你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就象是一个号手,为别人鼓与舞,为他人增光彩。没有从事过宣传工作的同志根本无法想象这项工作的寂寞,下班后,休息日,他人都是亲朋好友三五成群,谈笑风声,打打牌,唱唱歌,放松一下紧张一周的心情,或者陪着家人逛逛公园,转转商场。可是对一名宣传人员来说,着却是写东西的大好时机。没有上班期间的杂事,一个人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写东西。8年中,加班加点对我来说可谓家常便饭,以至于家人经常埋怨,可是我笑笑之后,还是忙写稿。今年3月,因为矿劳务输出去天海,我就报名去了天海,每天下班回家也就夜里十一点多了,单位的公众号还需要做,委托别人吧,怕弄不好,于是我就只好下班回家后做公众号,虽然辛苦一点,得到单位领导的称赞,我心中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

作为一名宣传人员,应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弘扬人间正气,讴歌真善美,高唱主旋律。8年间,在单位领导、编辑老师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也有所收获。我不仅入了党还提拔为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我凭着对宣传工作的热爱和执著,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1000余篇。我很激动,也很感激,我感恩大家对我的关爱和帮助,我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每一篇作品”的诞生”,都是大家和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的。

特别是去年,在河南遭受特大洪水期间,作为党员的我不仅捐献物质、当志愿者,而且深夜深入到抗洪第一线参加抢险,用镜头记录抗洪的感人场景和精彩瞬间,报道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由于我出色的表现,我先后被矿评为安全标兵”和感恩标兵”。我连续多年被中国煤矿文化网评为优秀通讯员”、被集团公司、鹤煤公司评为安全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去年10月份,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在湖南长沙举办的表彰会,在会上进行典型发言。既然选择了写作这个职业,我就会喜欢上它,义无反顾的爱上它,写出更多精彩的瞬间,写出更好反映矿工的佳作,为企业发展集聚正能量鼓与呼。

写稿人”虽苦,但我品尝到的却是苦后的快乐。付出和收获是永远成正比的,干事业靠投机取巧是永远不会成功的,这就是我从事宣传工作的体会。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尽管它枯燥,它寂寞,可是对于一个能从中找到乐趣的人来说,也是其乐无穷啊。

杨建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