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陆续出炉,港股季度净利润增速出现拐点!


(相关资料图)

连日来,港股互联网科技龙头不断披露一季报,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统计显示,一季报的港股净利润,季度累计增速由-2.0%提升至5.4%,拐点初现,而且港股互联网龙头、新能源车等新经济的贡献,成为市场净利润的主要增量。

在业绩支撑下,内地机构仍然看好以互联网科技龙头为代表的港股。尽管其表现远比年初很多机构预测的要弱很多,但在外资多次明显外流的情况下,多只配置港股的内地跨境ETF基金,份额被买至历史新高。私募机构配置港股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

互联网科技龙头利润拐点初现

这两周,港股互联网龙头的一季报成为A+H全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5月17日,腾讯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重回两位数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增长27%;5月16日,百度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5月11日,京东集团的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增加1.4%,净利润同比增长88.3%,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显然,从这些互联网龙头企业的一季报数据来看,企业营收依然维持较高正增速,且净利润普遍出现超预期的大幅增长。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所分析,截至5月14日,按照市值统计,港股2023年一季报的整体披露率达到77%。一季报的港股净利润,季度累计增速由-2.0%提升至5.4%,拐点初现,而互联网龙头、新能源车等新经济的贡献,成为市场净利润的主要增量。

“结合新出炉的一季报情况,我们认为恒生科技股票未来仍将有望获得稳健的业绩增速。”新时代财富研究院宏观研究负责人刘祥东表示,这个判断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疫情后的全面复苏状态,经济“三重压力”明显缓解,伴随经济基本面的逐步修复,科技公司的盈利也有望逐步回归正常;二是从主营业务利润层面来看,恒生科技公司的主营业务通常具有较深的护城河,基本盘的盈利空间相对较为稳定;三是从新业务拓展层面来看,恒生科技公司多与当前政策大力支持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密切相关,依托雄厚科技和资本实力,这些公司可能在新业务领域获得新的增长点。

ETF基金份额被买至新高,机构:继续看好港股配置价值

尽管一季报业绩出现净利润拐点,但是从互联网科技龙头的股价上,并没有得到明显体现。今年初至今,特别是2月初以来,港股基本处于持续调整过程中,以互联网科技龙头为代表的港股,表现远比年初很多机构预测的要弱很多,走势比同期的A股和美股主要指数也相对偏弱。

对此,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投研总监郑晓秋表示,从今年实际经济运行来看,多数机构预测大方向是吻合的,但过程的复杂性和年初预期过度乐观仍有较大差异。从外围来看,中美摩擦再起、美国债务上限僵局和区域性银行流动性风险重现,而国内弱复苏局面,高频经济数据扰动市场情绪,影响了海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变化。

根据港交所中央结算中心披露的托管数据测算,4月份,香港市场外资再次出现明显外流,规模达到386亿港元。尽管外资进出波动剧烈,但是南向资金则再度呈现大幅加仓港股的趋势,4月份流入规模达到281亿港元。

目前,多只配置港股的内地跨境ETF基金,份额被买至历史新高。资金规模靠前的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年初至今份额变化率约30%,目前场内流通份额为687.71亿份,创下历史新高,资金规模逼近300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份额变化也达20%,流通份额368.7亿份,创下历史新高,资金规模近200亿元。

显然,更多内地资金坚定地看好国内互联网科技龙头的未来发展。仁桥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夏俊杰在去年10月份用“遍地涌黄金”表达对港股极度乐观之后,又在今年5月的月度报告中表示,在逆势加大港股的持仓比例。时至今日,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港股的走势是反转,而非反弹,随着美联储紧缩政策的终结,以及港股自身调整的结束,新一轮的趋势性机会也许并不遥远,做好准备,一起迎接“两个周期的共振”。

刘祥东认为,对于权益投资而言,便宜就是硬道理。从估值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3年5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31.65,处于该指数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的2.74%分位水平。从盈利的修复来看,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今年一季度是恒生科技股票盈利增速触底回升的重要转折点。往后看,在估值重塑和盈利修复的双轮驱动下,恒生科技股票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郑晓秋表示,5月份加息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最后一次的概率较大,但是从金融风险防控角度,美联储更可能是进入政策观察期,而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初,美联储有望迎来首次降息,这对全球的风险资产都是趋势性政策利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