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记者 石林 曹彦强 实习记者 罗文登)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近年来,面对受案数量连年攀升、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经济社会司法需求愈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加大、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等新情况新问题,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探索创新“村村调”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打造诉源治理“解题样本”。

加法

构建层级解纷“过滤网”


【资料图】

南郑区汉山街道办男子潘某与濂水镇村民瞿某结婚后发生纠纷,潘某多次在瞿某娘家拉横幅、用高音喇叭喊话,造成恶劣影响,矛盾还有升级风险。

了解情况后,南郑区黄官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组合“联合调解组”,多方努力,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后进行了诉前确认。

黄官镇村民陈某与汤某发生离婚纠纷,经过法庭指导,所在村委会继续主持调解,纠纷正有序化解。

……

坚持不懈的调解努力,使得诉讼收案有序下降。

南郑区人民法院紧紧抓住诉源治理即“诉讼源头治理”这个根本,构建层级解纷“过滤网”,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减少诉讼性纠纷。

仅黄官法庭2022年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下降53%。今年1-5月,诉前调解纠纷数同比上升23.33%,民商事诉讼案件同比下降22.22%。

减法

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

“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仅半天时间,我的事情就解决了”。2022年10月12日傍,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某科室住院部门口,当南郑法院黄官法庭的干警把2万元赔偿款送到原告陈某手中时,陈某和她母亲连连道谢。

原告陈某和被告熊某都是汉中是某学校的学生,在课间玩耍时熊某不慎撞倒陈某,导致陈某左双踝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急需治疗费用。陈某、熊某及双方家长因种种原因沟通协商不便,事情处理陷入僵局。

10月12日,案件起诉到黄官法庭以后,法庭立即启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指派诉前调解员和陈某、熊某所在村组干部进行沟通对接,了解事发经过,组织双方监护人进行协商调解。在各方人员共同参与努力下,促使陈某、熊某监护人达成初步处理意见。法庭人员奔赴学校和医院,指导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并制作调解书,10月12日傍晚,把调解书及首批赔偿款2万元送到原告陈某手中。

为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积极整合基层调解力量,坚持横向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名册,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人民调委会、行政调委会、行业调委会等调解组织成为特邀调解组织,积极吸纳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沟通协调能力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律师、仲裁员、行业专家、司法所干警、派出所民警、村干部、退休党政领导和法律工作者等符合条件的个人加入特邀调解员名册。

目前,南郑区已成立特邀调解组织344个,吸纳在册特邀调解员362名,切实做到全区每一个村(社区)、每一个重点行业、每一个重点领域至少有一名特邀调解员,基本实现特邀调解“全域覆盖”、矛盾纠纷“村村(社区)可调、村村(社区)可解”。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不擅长调解纠纷的村干部也逐渐学会了如何调解。

黄官镇河坝村村支书何茂会表示,“虽然我们对村里的情况熟悉,但讲不清楚法律,有了法庭的支持,就有了法律的支持,我们调解纠纷、矛盾就更有底气了。”

黄官镇河坝村村支书何茂会

“强调的就是构建多元主体、多元资源、多元机制的统筹协同格局,扩大诉源治理的“朋友圈”,从而实现同向发力,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南郑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乘法

搭建明理释法“联心桥”

在基层,社区居住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赡养老人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此类纠纷如果化解不好、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积怨,很容易影响社区的稳定。

2022年11月,黄官镇河坝村公开审理赡养老人纠纷案现场气氛热烈。

原本想着原被告双方就揪扯一番。每想到开庭后,法官只三个问题,事情就得到了解决。

“这是你老娘吧?老人该不该养?不养怎么办?”不到20个字被告就表示愿意赡养老人。

近年来,南郑区人民法院不仅把普法真正送到群众身边,还让法官走出法庭,把法庭开进群众身边。

南郑区人民法院黄官法庭庭长徐剑说,“我们就是用群众听的懂得的话语,跟双方讲法律、讲事实、讲道理,以达到以案说法教育一片的效果。”

南郑区人民法院黄官法庭庭长徐剑

在诉源治理中,南郑区人民法院还坚持不定期分析研判纠纷类型,常态征求汇总群众关切,通过通过“以案说法、送法上门、法治启蒙、法在基层、法保民生、依法治“赖”、智慧普法”等形式,让群众“零距离”接受法治的力量,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2年以来,南郑区人民法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220余次,送法进社区、企业、机关110余场次,创建“红领巾法学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0场次。

除法

推动诉源治理数字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郑区人民法院不断为诉源治理插上数字翅膀。

南郑扎实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积极对接、融入综治中心治理平台,构建了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媒介。 纵向延伸至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横向对接基层治理单位、基层党组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

截止目前,南郑已邀请辖区镇(办)、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村(社区)、行业等35家基层治理单位,22名党政领导干部,54名特邀调解员、33名村(社区)干部、26网格员等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南郑区还将诉讼服务中心对接融入综治中心,实现两个中心人员融合、业务融合。对适宜在镇(办)、村(社区)处理的纠纷,由区综治中心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逐级分流至镇(办)综治中心、村级综治工作站等基层组织或人员进行化解、调解。

南郑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秀林

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南郑法院诉前调解收案4390件,通过繁简分流处理的简易程序案件4476件,占比54.83%;适用速裁程序结案4915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6.54天。2022年一审民商事收案同比下降26.3%。

南郑区法院以“多元点”和“全链条”绘就诉源治理“同心圆”,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司法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