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县将县内几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及运维整体打捆给第三方服务项目进行招标,不曾想发生了流标;再次招标,仍无一家单位投送标书的新闻引发了行业关注,一向火热的第三方环保服务项目遇冷,不由得令人唏嘘。这似乎透露了一种信号——我国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或许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挑战。
前几日,中国环境报刊登了一则报道——
近日,某县将县内几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及运维整体打捆给第三方服务项目进行招标,不曾想发生了流标;再次招标,仍无一家单位投送标书。
(资料图)
一向火热的第三方环保服务项目遇冷,不由得令人唏嘘。
在相关新闻下,有网友回复:“运维费本身就是微利甚至不盈利的,不能及时拨付,欠款太多,资金压力没多少单位能撑住,最后只能靠国企了。加上现在上游排水监管不严,因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的案例太多了,做好了还好,也只是免予处罚。做不好就挨板子了。”
网友的回复不一定就是百分百的真相,但确实透露了一种信号——我国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或许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挑战。
其实,长久以来,第三方环保服务公司都存在着“腹背受敌”的情况。
在过去,污水处理设施关注的往往是建设成本,忽视了运营和维护方面的长期可持续投资。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受益人投资组成。在具体成本实施方面,国家财政拨款程序多,程序复杂,实施缓慢。而运行资金缺乏保障往往会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有晒干工程的情况下。再加上我国管网污水收集率低等问题由来已久,加上排水口监管不严,导致流域水质波动较大,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带来了现实难度。
而随着近年来环保督察压力逐渐增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许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压力陡升。
01环境部部长、副部长亲自下场,各地掀起风暴……
今年以来,与第三方环保机构相关的新闻频频上榜,引发热议。
先是在2月份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的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今年要抓好的几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
这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行业的关注。会议上的一句话内容或许还让一部分第三方环保机构心存侥幸,但很快,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与副部长赵英民奔赴不同地方进行督察的情况就是一击重锤,告诉相关业者,一场风暴要开始了。
2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对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情况开展突击检查。
黄润秋先后对7家企业开展了突击检查,结果发现6家企业都存在问题,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黄润秋特别强调,第三方监测公司和企业相互串通、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触犯刑法,必须坚决打击。
与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同一时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于2月21日-22日,带队赴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和韩城市等空气质量明显反弹城市监督帮扶,对涉气重点企业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
针对发现问题,赵英民责成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涉及弄虚作假、篡改数据等突出问题依法依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在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大动作之后,各地也纷纷开展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与整改。
2月23日,河北省定州市生态环境局表示,自即日起至今年10月底前,定州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五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据中国环境报3月30日报道,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近日联合省级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设施验收、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领域,全面整治环境咨询、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建立了全省专项整治省级协调机制,明确了专项整治任务和要求,统筹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市州全面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在地方层面,天水、平凉、庆阳、定西、嘉峪关、甘南等市州也印发了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按照整治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分领域深入推进专项整治。
3月23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以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特别是现场采样部分把控为主线,以聚焦环境监测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为落脚点,结合“送法入企”和“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开展了专项培训,向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讲政策、送服务,引导自觉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