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文多

3月30日盘后,海底捞(HK06862,股价21.25港元,总市值1184亿港元)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在2022年,海底捞实现净利润13.73亿元,成功扭亏为盈。翻台率层面,2022年,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持平,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同比2021年微降。此外,海底捞称,2022年海底捞在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48家过往关停的餐厅重开。

视觉中国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应对火锅赛道愈加激烈的竞争,海底捞讲起了数字化,以求进一步解放人力。海底捞方面3月31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以人为本’是海底捞始终不变的经营理念,也是海底捞进行数字化升级的核心理念。”

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年

掌舵海底捞一年,杨利娟成功带领海底捞走出阵痛期。

2022年,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收入约为347.41亿元,净利润约13.73亿元。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310.39亿元,来自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约为16.37亿元,对比上年度的亏损约32.48亿元,实现扭亏。

具体来看,海底捞的收入依旧主要来自餐厅经营,这部分贡献了海底捞超九成的收入。2022年,海底捞餐厅的经营收入由2021年的375.47亿元减少22.9%至289.43亿元。海底捞称,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啄木鸟”计划的实施,导致2022年1月至8月期间餐厅数目较2021年同期减少。

2022年,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较2021年的3.4次/天略有下滑。整体顾客人均消费由2021年的102.3元上升至104.9元。

对于翻台率,记者获取的业绩沟通会材料显示,海底捞高管在会上表示:一季度,海底捞的翻台率表现是稳中向好的态势,“(对)翻台率的恢复充满信心。”

疫情初期,在对疫情的误判之下,海底捞选择加速扩店,2020年时,海底捞新开门店数达到544家。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执行啄木鸟计划,以弥补张勇对疫情发展趋势错判、快速扩张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啄木鸟”计划之下,2021年,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海底捞陷入上市来的首次亏损,当年净利润为亏损41.61亿元。

在2022年的财报中,海底捞也反思称,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快速拓店的策略使公司体量迅速扩大,但内部管理、人员培养、监督考核等方面未能同步匹配,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管理难度加大,导致各种隐患逐渐出现。

“过去一年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一年。”海底捞在这份财报中表示,就外部环境而言,疫情反复对民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将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带来新机会,同时也为集团带来了信心。

未来将谨慎扩店

在“三高一底”的餐饮行业,租金成本、人力成本与水电成本一直占据较高比重,2022年,海底捞的上述三项成本均同比下降。2022年,海底捞的员工成本下降逾两成,从2021年的139.50亿元减少至2022年的102.40亿元,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导致2022年1月至8月期间餐厅数目减少,令雇员人数减少。

同样由于“啄木鸟”计划,海底捞2022年的租金及相关支出则同比减少7.5%至2.74亿元,水电开支同比减少24.4%至2022年的10.48亿元。

海底捞在2022年业绩公告中称,2022年集团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同时在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以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2022年全年海底捞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48家关停餐厅恢复营业,并关闭了50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中国内地经营1349家海底捞餐厅。

不难看出,海底捞的开店步子正在大幅放缓。据报道,海底捞方面也表示,2023年,会继续保持审慎的开店策略,择优开新店,并继续实施“啄木鸟”计划,找准问题门店,攻克“硬骨头”门店。

在业绩沟通会上,海底捞高管表示:“从市场环境来看,对未来开店是谨慎乐观的态度。乐观是基于环境恢复;谨慎是因为前车之鉴。4(指翻台率)不是绝对的数字。”

内部推广数字化转型

竞争加速,对于扩店的态度转为谨慎,海底捞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业务层面,过去一年,海底捞发力线上意图明显。2022年7月,海底捞成立了社区营运事业部,从单一线上火锅外卖到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转变。

海底捞社区营运总经理张赢在2月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们的外送网点扩充至1400个,现在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都已覆盖到。”张赢介绍,不同于从前的门店自愿模式,现在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在各个门店有固定的人来管理,用统一的数字化运营去分析后台数据,包括调配订单、分析用户复购、从供应链上开发新的不同于堂食的外卖和海底捞产品。

财务数据层面看,2022年,海底捞外卖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的6.30亿元增加103.3%至12.80亿元。

在内部,海底捞则开始在推行数字化转型。

海底捞方面介绍称,目前,公司正在优化数据治理以及私域流量利用及运营、提高协同办公效率及细化库存管理运营。通过不断精细化内部数据平台的各项数据指标口径,并实现餐厅数据的实时更新,使得各层级运营团队有能力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各自门店运营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优化策略。

在业绩沟通会上,海底捞方面也提到,公司规模比较小时,依赖经验可以满足需求;但是规模增大,需要依靠工具和数据化的能力。“数据化的能力是公司管理能力的体现”。

面对未来的火锅赛道竞争,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2022年时,海底捞作出关店不裁员的承诺,杨利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还是我们的这些人。”

2023年,再度面对这个问题,海底捞方面对记者表示:餐饮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频繁的人与人之间的服务和互动交流,本身就是用餐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海底捞始终不变的经营理念,也是海底捞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初衷。通过各种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智能化工具,能够帮助海底捞更高效地发挥“人”的核心竞争力。举例而言,通过数字化解放的人力资源,在一线门店端,能够通过更充足的服务加深与消费者的连接,获得更多消费者反馈;在决策端,同样将通过数字化辅助,帮助管理层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

“人”依旧是海底捞的竞争力,但未来,海底捞能否讲好数字化的故事,是它将要面临的新课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