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年来的环保行业,无论民企、外企,无论企业亦或是个体,所谓“巅峰”,就是一篇阅后即焚的爽文,而有些结局已是命中注定,比如威立雅最终败走兰州。
目录
高光之年
兰州风波
赔本买卖?
一拍两散
得失有时
这些年来的环保行业,无论民企、外企,无论企业亦或是个体,所谓“巅峰”,就是一篇阅后即焚的爽文,而有些结局已是命中注定,比如威立雅最终败走兰州。
根据从爱企查网站上得到的信息,2022年8月10日,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人信息变更,由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务(黄河)投资有限公司变为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接收了原属于威立雅的全部股份,威立雅已经不再是兰州城市供水集团的股东。
这个公司的市场主体类型也由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同时,经营范围变更,并有一系列人事变动。
携手15年后,威立雅与兰州供水分道扬镳,原计划的30年合作期成为一场幻梦。
01高光之年
2007年可谓法国名企威立雅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十年后的高光之年,它以溢价并购的方式,几乎将当年推出的大型水务项目全部囊括旗下。
这年1月,威立雅竞标兰州供水集团49%的股权,在3家中外水务公司的角逐中,首创股份报价2.8亿元,中法水务报价4.5亿元,威立雅以远远高于首创股份6倍的投标价——17.1亿元中标,净资产溢价达到280%。
3月,在争夺海口水务集团49%的股权转让中,威立雅再次以9.5亿元的报价胜出,竞标各方的报价,首创股份4.1亿元、中法水务4.4亿元、香港中华煤气5.6亿元。
9月,在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市北水业有限公司49%国有股权转让项目中,其21.8亿元的报价同样远远甩开中法水务的11.9亿元和中华煤气的9.2亿元。
在此之前,2002年,威立雅还以约20亿现金,以超过净资产3倍的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开城市水业溢价收购先河。
2003年通用首创和威立雅联合出资4亿美元,获得深水集团45%股权,期限50年,与上述项目相比,此处的溢价5.5%只是一点小意思。
此外,2005年10月,威立雅水务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联合体以4.5亿元人民币,拥有了常州自来水公司出让的49%的国有产权,合资期限及经营期限为30年。股权价值为3.75亿元,溢价20%。2005年11月,威立雅又和中信泰富一起获得了昆明自来水公司49%的股权,对价为10.05亿。股权价值7.78亿元,溢价30%。但这些溢价幅度还没有让行业莫名惊诧。
威立雅是水务领域溢价收购的始作俑者,但它并不寂寞,曾有外企、央企效法它。2004年柏林水务联合体以4.8亿元的转让价格收购资产价值2.6亿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2007年8月,中法水务也曾试图以高溢价竞标扬州自来水。
就在外企溢价消歇三年后,没有任何供水项目经营经验的央企中铁一局以联合体的形式,以7.017亿元溢价拿下银川自来水公司股权转让项目49%的股权——股权评估价值是3.8亿元,另外两家参与投标的外资企业:摩根大通联合体投标价格是3亿多元,柏林水务投标价格是4亿多元。这是有据可查的水务项目溢价的终曲。
对威立雅来说,收购兰州供水集团、海口水务集团的所谓高价,只不过是对收购浦东自来水公司的重复罢了,但它当时的势头让中国水务行业为之震惊,上上下下都发出了“行业要自律”的倡导,从官方到民间都对“高溢价”口诛笔伐。
时年,一位民营水务公司人士评论说,“它玩得太狠了,我们怎么计算也无法理解如此高的溢价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回报。我是国内这个领域最早进入者之一,现在居然发现看不透市场了,海外投资者疯狂,地方政府也疯狂,但我疯狂不起来,因为没有那么多资金。”那时,中国还没几个水务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央企也没有大规模进入,威立雅的大手笔的确惊呆了整个行业。
固定投资回报在2002年被取消后,一些外资水务公司如泰晤士水务就逐渐撤离了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做投资运营的仅剩下威立雅和苏伊士这对来自法国的欢喜冤家。
同样是在2002年,威立雅水务集团将其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而中国更是重中之重。威立雅水务的计划是将亚洲市场业务在集团内部所占的业务比重由当时的不到2%增至10%-20%,这也是这家公司开始迅猛并购的一个背景。
经过一番厮杀,当时在中国水务市场上呈现出标准的二八法则,头部(外资公司)吃肉,腰部(国企)喝汤,尾部(民企)喝涮锅水。
2007年9月27日,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务(华中)投资有限公司市北水业项目签约庆典在天津水晶宫饭店举行。
(照片来源:中国水网老照片库)
02兰州风波
因为溢价幅度巨大到匪夷所思,关于溢价的争议,在兰州项目上达到了顶点。这个项目因而也成为了一个标志性项目,外资水务溢价并购自此按下停止键,虽然因为惯性,后面还有几个溢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