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是银行业的常见景象。但金融史提醒我们,经济衰退叠加银行挤兑,有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由传闻引发的挤兑

1930年12月,当时的全美第28大银行纽约美国银行(Bank of United States,下文简称BOUS)突然倒闭。

这是一家成立17年的银行,拥有约60家分行,主要服务于纽约市的移民社区,是犹太人、意大利人和其他新移民青睐的银行。


(资料图片)

麻烦源于一个传闻:12月10号,一位当地商人声称,布朗克斯区的一家分行拒绝出售他持有的银行股份。随后,传闻演变为对银行陷入困境的担忧,很快,BOUS南方大道和弗里曼街的分行就被试图提取现金的储户团团围住。

《纽约时报》在第二天的文章中写道:

“为了控制人群,穿制服的骑警也赶来了现场。据他们估计,当晚的人群规模在2万至2.5万人之间……一个人排队从储蓄账户里取走了2美元。”

随着消息的传播,布朗克斯和布鲁克林的其他分店也聚集了提款的人群。

和今天的硅谷银行一样,由于突然出现存款挤兑,BOUS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关门引发的后果也类似,众多把钱存在BOUS的公司发不出工资、付不起房租和货款。

挤兑发生后,华尔街银行家们和美联储商讨一番之后,没有选择选择出手救援(有传闻称,是因为当时的金融大鳄J.P.摩根不喜欢犹太人,因此拒绝援助BOUS)。BOUS随后被政府接管,许多储户的积蓄就此蒸发。

压垮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BOUS关门被经济学家视为压垮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它的倒闭引起了公众对美国银行系统的普遍信心不足,紧随BOUS,接下来几个月里又有数百家银行发生挤兑。美国从经济衰退进入了大萧条。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事后回忆起这件事情时写道:

“BOUS的倒闭标志着,始于1929年8月的经济衰退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从一场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变成了一场大灾难。”

至少,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总归是从金融史里学到了一点儿东西,所以今天才能竭尽全力地控制硅谷银行倒闭所造成的损害,维护市场对金融系统的信心。某种程度上,或许要归功于1930年的这则警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