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延续负增长,且进出口存在预期差。贸易伙伴维度和贸易商品维度均出现结构性的边际改善,使得出口的整体表现略好于市场预期;进口商品价格的支撑趋弱、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以及高基数效应导致进口远低于市场预期。
往后看,我国出口或仍面临相对较大压力。尽管从增量角度来看,其对未来实际GDP增量的拉动作用料将明显走弱,但存量角度来看,外贸基本盘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仍不应忽视。
数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同比下跌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同比下跌6.8%,Wind一致预期降8.3%;进口3894.2亿美元,同比下跌10.2%,Wind一致预期降3.3%;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同比上涨6.7%。
(相关资料图)
为何出口略好于市场预期?2023年1-2月,中国大陆对多数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仍在下行,其中对美出口延续同比深跌的状态。但对欧元区、东盟、日韩等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情况与去年12月相比出现边际改善。
贸易产品方面:汽车出口“一枝独秀”,高基数之下其1-2月的出口金额同比仍实现了65.2%的增速;机电产品出口边际改善,1-2月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录得-7.4%,其中包括通用机械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手机、家电等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速的环比跌幅出现不同程度收敛,而集成电路等商品的同比增速仍是深跌状态;轻工制品方面,海外需求的下行叠加海外企业库存处于高位,包括服装、纺织原料及制品、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金额同比跌幅都超10%。1-2月的箱包出口同比增速实现2.33%的正增长,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读数录得-18.80%,较去年12月读数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
为何进口明显低于预期?尽管PMI等高频数据显示年初内需修复明显,但进口同比增速明显低于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大宗商品方面:内需改善下,部分大宗商品进口有所修复,但全球能源品价格整体有所回落,过去由价格因素支撑进口金额的大宗商品,如原油、天然气仍呈环比负增长。
(2)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下,我国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大幅收缩,机电产品、集成电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降幅明显,压制了整体进口表现。
(3)去年1-2月我国进口仍旧维持较高增速,因此今年1-2月进口的同比表现也受到了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总结:
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延续负增长,且进出口存在预期差。往后看,外需或仍呈现下行趋势,我国出口料将面临相对较大压力,出口对于我国实际GDP增量的拉动作用料将走弱,但基础性支撑不容忽视。对于汇率而言,当下主导人民币走势的内部因素并非对外贸易,短期内,美元指数的阶段性反弹对人民币形成了一定的被动贬值压力,中美摩擦也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随着海外对流动性紧缩预期的重新定价逐步完成,国内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或有望逐步验证基本面的修复情况,经济基本面对于人民币的支撑料将逐步凸显。
风险因素: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导致外需大幅滑落;海外经济衰退程度存在不确定性。
正文
2023年1-2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延续负增长,显示外贸景气度仍然处于下行通道。外需趋势性滑落对于我国出口的拖累、叠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影响,今年1-2月的当月出口同比处于负增长区间。但贸易伙伴维度和贸易商品维度均出现结构性的边际改善,使得出口的整体表现略好于市场预期,较去年12月近10%左右的跌幅也有环比改善的趋势。进口方面,尽管国内产需正逐步修复,但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支撑趋弱、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以及高基数效应,1-2月进口同比下跌10.2%,远低于市场预期。贸易顺差在进口更加疲弱的情况下,读数录得1168.8亿美元,同比上涨6.7%。
为何出口略好于市场预期?
2023年1-2月,中国大陆对多数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仍在下行,但部分区域的情况已较去年12月相比出现边际改善。分国家和地区来看:
(1)中国大陆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录得-22%,较去年12月读数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由于当前美国库存水平仍然偏高,需求疲弱导致了出口延续同比深跌的状态。高频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美国ISM制造业PMI读数已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今年1-2月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中枢维持低位运行;
(2)欧洲地区经济虽依然疲软,但边际角度出现修复态势,中国大陆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录得-12%,较去年12月读数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
(3)中国大陆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8%,得益于RCEP持续的贸易创造效应,东盟成为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大陆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的一抹亮色。
贸易产品方面,汽车出口“一枝独秀”,机电产品出口边际改善,但大部分重点商品出口增速仍然为负。分产品看:
(1)机电产品——1-2月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录得-7.4%,较去年12月读数有所回升。各类具体产品的表现分化,通用机械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手机、家电等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速的环比跌幅出现不同程度收敛,而集成电路等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速仍是深跌状态。汽车出口延续高景气,高基数之下其1-2月的出口金额同比仍实现了65.2%的增速;
(2)轻工制品方面,海外需求的下行叠加海外企业库存处于高位,包括服装、纺织原料及制品、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出口金额同比跌幅都超10%。1-2月的箱包出口同比增速实现2.33%的正增长,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读数录得-18.80%,较去年12月读数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
为何进口明显低于预期?
1-2月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10.2%,wind一致预期降3.3%,前值降7.5%,尽管PMI等高频数据显示年初内需修复明显,但进口同比增速明显低于预期。我们认为拖累进口增速主要有三个原因:
(1)大宗商品方面:内需改善下,部分大宗商品进口有所修复,例如大豆、铁矿砂、煤及褐煤1-2月进口实现同比正增长;但全球能源品价格整体有所回落,过去由价格因素支撑进口金额的大宗商品,如原油、天然气仍呈环比负增长。
(2)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下,我国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大幅收缩,机电产品、集成电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降幅分别为26%,31%,26%,压制了整体进口表现。
(3)去年1-2月我国进口仍旧维持较高增速,自三月出现断层式回落,因此今年1-2月进口的同比表现也受到了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总结
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延续负增长,且进出口存在预期差。贸易伙伴维度和贸易商品维度均出现结构性的边际改善,使得出口的整体表现略好于市场预期;进口商品价格的支撑趋弱、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以及高基数效应导致进口远低于市场预期。
往后看,高通胀粘性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无论是生产性还是消费性外需或仍呈现下行趋势,因此我国出口料将面临相对较大压力。尽管从增量角度来看,其对未来实际GDP增量的拉动作用料将明显走弱,但存量角度来看,外贸基本盘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仍不应忽视。
对于汇率而言,当下主导人民币走势的内部因素并非对外贸易,还需要观察其他经济数据。短期来看,美元指数的阶段性反弹对人民币形成了一定的被动贬值压力,中美摩擦也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随着海外对流动性紧缩预期的重新定价逐步完成,国内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或有望逐步验证基本面的修复情况,经济基本面对于人民币的支撑料将逐步凸显。
本文作者:明明,来源:明晰笔谈,原文标题:《如何解读进出口的预期差》
明明 持证编号: S101051710000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