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赶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基金四季报也基本披露完毕,01
杨金金
(1)复盘历史,2022年的情况和2011-2012年、2015年、2018年比较像,都是经济、市场双弱。(2)2013-2015年,成长股走出来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经济暂时企稳(实体经济L型底部)、流动性宽裕,还有细分景气赛道走出来。(3)2016-2017年、2019年,蓝筹股行情走出来主要是因为经济复苏。(4)所以,如果2023年经济强复苏,那可能是蓝筹股行情。反之,如果流动性宽裕,筹码结构干净,还有能容纳大资金量的景气赛道走出来,那可能会走成长股行情。(5)不过可惜的是,2023年经济强复苏的难度很大,地产链、消费可能会有一波估值修复带来的反弹,而不太可能有一波年度级别的大反转。至于成长方向,绝大部分景气赛道已经到了行业成长逻辑演绎的中后期,基本面很难持续超预期,且估值和筹码结构也远未达到低估的水平,也看不到新的大景气赛道走出来。所以,2023年走成长行情的难度也很大。综上,杨金金认为,一季度要紧盯经济基本面,看有没有经济强复苏的信号,或者看有没有能容纳大资金的景气赛道走出来。如果有,会有对应行情。如果没有,那指数可能就是在2022年底部的基础上震荡修复,个股可能会有些超额收益。他看好独立于经济形势,只要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企业就能有不错成长的个股。基于经济弱复苏假设,他也看好弱复苏下供需格局向好,且股价和估值处于相对底部的部分周期品种。四季度,他加仓的主要也是公用事业股票:宝新能源(绿电)、华电国际(电力)、华能国际(电力)。把复杂的宏观问题说的很透彻,个人观点,这应该是写的最好的一份四季报,所以就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不过,兼听则明,也有特别看好2023年的基金经理。冯明远说:“展望2023年,我们位于长期牛市的起点”。他们的逻辑主要是2022年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已经或即将翻篇。02
张坤
10月份,易方达优质精选跌了21.63%,易方达蓝筹跌了21.04%,是百亿主动基金中跌得最多的2只。11~12月,易方达优质精选涨了35.55%,易方达蓝筹涨了35.2%,又变成了百亿主动基金中涨得最多的两只。腾讯持股量减少了5.5%,五粮液持股量减少了1.6%,茅台持股量增加了7.45%,药明生物持股量增加了3.32%,其他股票持股量没有变化。基民也抗住了,张坤旗下的三只基金份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小幅增加。算规模的话,张坤的管理规模也从830亿增长到了894亿。“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时,意味着接受它的优点的同时,也只能同时接受它的缺点。”“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对这种理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从概率上说,某一次机会的错过,或者某一笔投资的亏损,这都是投资体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对此过于烦恼,坦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体系的缺陷。”“我们内心真正相信的投资体系有助于我们平静的度过市场的动荡期,从而不至于被情绪接管投资操作。”“相比2022年,2023年宏观层面的风险得到相当程度的改观。”“不少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在 2022 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价格却有所下跌,这种价值和价格的反向运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赔率。”另外,看好2023年的顶流不止刘彦春、冯明远,张坤也是偏乐观的。03
周蔚文
四季度,周蔚文管的几只基金基本不涨不跌,中欧匠心因为持有港股涨了3.33%,表现最好。周蔚文说,他四季度主要增加了港股和A股的配置比例。板块上,增持了后疫情、医药生物,减持了景气度持续度存疑的新能源、短期反弹幅度较大且估值较高的食品饮料行业。周蔚文主要管的几只基金,股票仓位都增加了10个点左右。中欧匠心两年能够买港股,港股仓位从20.83%增长到25.56%,增加了4.7个点。周蔚文说他减仓了新能源、食品饮料,主要是说宁德时代、贵州茅台,都跌出了十大重仓股。加仓后疫情,主要是说把宋城演艺买进十大重仓股,同时增持春秋航空。牧原股份,仓位从6.17%增加到6.86%,温氏股份进了十大重仓股。A股的消费电子股立讯精密(苹果产业链)也进了十大重仓股。04
谢治宇
四季度,兴全合润涨了4.08%,兴全合宜、兴全社会价值涨了将近11%。收益差距主要是因为港股,兴全合润不能买港股,兴全合宜、兴全社会价值买了将近40%的港股。(1)医药,兴全合润把普洛药业(原料药)买进了十大重仓股,兴全合宜把海吉亚医疗(肿瘤)买进了十大重仓股。印象中,这是近几年谢治宇首次重仓明星医药股,之前买的主要是原料药等传统医药股。(2)半导体,兴全合宜把华虹半导体也买进了十大重仓股。(3)互联网,兴全社会价值把腾讯买成了第二大重仓股。2021年,谢治宇买过腾讯,还买成了第一大重仓股,不过2022年换成了快手,这次又把腾讯买回来了。不过奇怪的是,只有兴全社会价值买了,兴全合宜没把腾讯买进十大重仓股。至于这么做的原因,谢治宇没给出解释,他的四季报依然没啥干货...绿色阴影面积是兴全合润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一直在增长,但也有两段不怎么增长的时候。第一段是2016-2018年,当时行情在大白马上,谢治宇买了一些大白马,但仓位不够,就没明显跑赢沪深300指数。第二段是2021年春节以来,谢治宇的仓位在家电、消费电子,还有几只医药股上,表现都一般,也就跟着市场一起上下起伏了。不过你看他的持仓,主要还是分布在那几个行业里,并没有太大的变形,谢治宇还是那个谢治宇,不过当持仓和市场风格不匹配时,他也很难创造出超额收益。借用张坤小作文中的一句话“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你接受它优点的同时,也只能接受它的缺点”。没有基金经理能一直创造超额收益,所以我们选基金更看重的是背后的基金经理投资逻辑能否自洽,而不是短期收益高不高。从这一点出发,如果你还认可谢治宇的投资逻辑,那不妨,似乎也只能接受他短期内创造不出超额收益的现实。05
王崇
四季度,王崇管的交银新成长、交银精选涨了3%+,同类排名前25%。季报中,王崇主要说了自己的操作,减持互联网和军工,加仓食品饮料、医疗、家电。“海外经济大概率走向衰退,而国内经济则可能触底回升,在此背景下,他认为港股和A股的吸引力是增强的,未来几年也有望实现不错的年化收益率。”交银瑞丰,股票仓位从84.93%提高到88.79%。交银新成长,股票仓位从85.69%提高到89.82%。不过交银精选股票仓位是下降的,从85.29%降到79.45%。新基金经理是今年1月7日才上任的,这个降仓位是王崇自己的操作,不知道处于啥考虑。加仓方向,茅台仓位有所上升,新买了洋河,金域医学(第三方医学检验)也新进入十大重仓股。继丘栋荣之后,王崇也减仓互联网了,不过周蔚文、谢治宇是加仓的...06
何帅
四季度,何帅管的3只基金涨了5%左右,同类排名也能排进前1/4。交银持续成长,股票仓位从92.01%降到78.78%,降了13个点。交银阿尔法,股票仓位从90.94%降到了85.91%,降了5个点。交银优势行业,股票仓位从79.55%降到了77.22%,降了2个点。大部分时间,交银持续成长股票仓位都维持在80%左右,去年一季度,三季度大跌的时候,何帅有抄底,把仓位提到90%上方,不知道这次降仓是卸掉抄底仓位,还是其他原因。07
林英睿
(1)仓位加到了上限,从90.5%加到了94.43%。(2)后疫情的普涨行情已经结束,后续将以分化行情为主,2023年很难在后疫情上获得超额收益,大家要降低对超额收益的预期。(3)不过对未来两年的预期收益率还是蛮乐观的,投资者有钱的话还是应该多配置些权益类资产。林英睿也是个实诚人,他对后疫情的分析挺值得一看的!08
杜洋
工银战略转型2022年跌了3.5%,同类排名前5%。但四季度一般,跌了1.87%,同类排名后50%,也跑输了沪深300和同类平均。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四季度,工银战略转型竟然被大量赎回了,规模从44.54亿降到34.06亿,少了将近1/4。因为被大量赎回,杜洋被迫卖出持仓,十大重仓股持股量都砍了一些,不过持仓结构还比较稳定,十大重仓股一个没换。季报中,杜洋没说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主要说了这两点:“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虽然明显提高,但由于疫情冲击交到,需求尚未明确改善。”杜洋这只基金有30%左右的份额掌握在机构手里,不知道是散户在赎回,还是机构在赎回,要等年报公布后才知道了。09
周海栋
华商新趋势优选,2022年涨了13.6%,同类排名第9。所以,这只基金规模还在膨胀中,从57.69亿膨胀到了98.72亿,快成百亿基金了。周海栋也没说太多,指数说“基金以均衡配置为主,价值方向持有有色、化工、交运,成长方向持有计算机、电力设备(新能源)、医药”。看十大重仓股,有3个计算机股,也就是信创概念,新能源和医药没进入十大重仓股,可能仓位还不高。周海栋的管理规模在四季度膨胀了将近一倍,从141亿变成了230亿,再加上他本身又是轮动型选手,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发挥...10
黄海&张媛
黄海、张媛都是去年的收益TOP10基金经理,两人业绩好也都是因为重仓煤炭。三季度时,他曾把迎驾贡酒(白酒)买进十大重仓股,不过四季度他又把它卖了,房地产领域的金地集团也被踢出了十大重仓股。“2023年经济是弱复苏,当前估值仍需震荡整固。在稳增长的闯关期,上游能源股以其高分红、高确定性、低估值、低负债的特征仍是目前攻守兼备的稀缺资产,将继续重仓持有。”“同时,也将积极寻找与经济复苏相关的低估值的中游行业的投资机会。”这么做的原因嘛,自然是看好经济复苏背景下消费股的表现。不过季报中,她说“改革红利持续的能源相关品种认识她重点关注的领域”。因为四季度表现一般,黄海的管理规模没有再进一步增加,从三季度的38.61亿降到了37.22亿。英大国企改革的规模倒是翻了一番还多,从1.15亿涨到了4.2亿。焦巍,去年三季度加仓了煤炭,但四季度又踢出了十大重仓股。萧楠也一样,三季度,十大重仓股中还有5个是煤炭股,四季度就剩2个了。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最精彩的一份四季报!》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
-
最精彩的一份四季报!
-
当前头条:成都高速欲冲主板IPO或成第五单“A+H”高速股 募投收购关联公司缓释经营“到期风险”挑战仍存
-
消息!美银:小心美国就业“突然冰冻”
-
世界最新:华尔街当下最拥挤交易之一:做多中国!
-
环球快看点丨秘鲁动乱影响供应,铜价“火上浇油”
-
热点在线丨泉果“天团”发布首份基金季报,赵诣快速建仓到7成,最爱还是宁德时代
-
前沿热点:曾经的明星赛道,人造肉为何败了?
-
快报:“成长猎手”杨锐文:新年大概率将迎“戴维斯双击”,“包袱”已留在2022,市场对高品质股票认知已颠覆
-
全球速讯:全球加息周期真的要落幕了!
-
全球焦点!央行节前连发“大红包”!本周净投超两万亿元,创单周最高纪录
-
焦点快看:刘彦春最新展望:消费回升将持续爆发,平台经济、教育和医疗有望回暖
-
世界今日报丨中信证券:今年胜负手在二季度后
-
环球快讯:港股冲高,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4%,科网股普涨
-
环球关注:虎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集体高开,机器人概念股沸腾,数字经济概念走强
-
天天热讯:年终奖到手就留给房贷?春节前现“提前还贷”高潮,有银行关闭线上预约,购房者:要排队4个月
-
今热点:低至3.8%!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开启动态调整,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
4%!日本12月核心CPI创1981年来新高
-
全球要闻:A股最大金矿并购来了!山东黄金127.6亿元拿下银泰黄金控股权
-
世界看热讯:没有“降息”!中国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不变
-
两个半月暴涨45%后,张坤最新组合曝光,年前大幅增持腾讯茅台,规模再度逼近900亿
-
【环球报资讯】“消费一哥”萧楠“变阵”:着手甩卖煤炭,大举重仓美团腾讯快手, “白+黑”要成“白+港”了?
-
天天滚动:奈飞去年四季度净新增用户远超预期,盘后跳涨8% | 财报见闻
-
世界动态:桥水重仓股、消费品巨头宝洁销量下滑,营收利润同比回落,计划继续涨价
-
美国消费者扛不住了:储蓄率新低、信用卡债务和利率新高,银行预计坏账激增
-
焦点速读:经济数据再度不利,美股低开,纳指一度跌超1%,中概逆市反弹
-
环球观速讯丨连线回放丨电子反击战,复苏和渗透
-
全球简讯:拉加德:欧洲央行将进一步加息,与通胀抗战到底
-
欧央行会议纪要:利率保持在限制性区间的时间更重要 部分成员倾向于加快QT
-
焦点滚动:珍酒李渡冲击港股IPO能否突破白酒上市近七年零记录 “白酒教父”吴向东或迎“第二子”
-
天天百事通!石油巨头赚麻了!中石油去年净利润预计达1550亿,中海油利润翻倍再创新高
-
每日热议!刘格菘:高端制造业估值已回历史低位,继续对光伏、储能乐观
-
全球速递!净利增70%, 隆基也被迫450亿扩产陷入光伏内卷丨见智研究
-
环球实时:桥水中国资产规模翻倍 强烈看多中国短债!
-
环球关注:马斯克律师:4年前称“敲定私有化融资”是马斯克一时笔误
-
天天热消息:哪些行业外需占比较高?
-
环球热讯:全球最大主权基金警告:投资低回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快看点丨可持续专栏 | 越来越多高管“年终奖”与ESG挂钩
-
任期尾声保住遗产?黑田不只坚持了YCC,还放出了宽松大招
-
春节档预售票房超3亿元!平均票价7年来首降
-
环球观焦点:开年大逆转!高盛:投资者正在转向非美国股票
-
微动态丨积极信号!外资12月重新买入中国债市
-
今日热闻!睿远基金全面转为积极乐观,傅鹏博赵枫持续加仓,建材化工能源医疗依旧受宠
-
每日观点:欧美接近强制上市公司披露碳排放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备战新战场
-
天天速讯:美国零售、工业产出远低于预期,市场的“软着陆”美梦崩了?
-
全球简讯:天齐全年利润超220亿,会是锂盐厂的巅峰吗?| 见智研究
-
A股小幅低开,数字经济概念股继续活跃,教育板块领跌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跌近2%,科技股全线下行,快手跌超5%
-
环球消息!赛道Hyper | 有两下子!智己LS7欲成“爆款”
-
国泰君安:白酒即将开启一轮3-5年的新周期
-
白酒隐忧:春节前消费回暖但库存压力大,甚至有成交价出现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