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豪迈奔放,赤诚火热,吹动着麦浪,更带来了炎日,正肆无忌惮烘烤着整个黄骅港码头,“钢铁巨兽”不断的嘶吼,“港务人”在汗流浃背的忙碌,仿佛在尽情展现着他们独有的青春和魅力。
(相关资料图)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生产三部作为能源保供主力军之一,虽迎着骄阳,但他们仍有着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拼搏的精神,战高温,斗酷暑,挥洒汗水谱写青春,用实际行动为能源保供护航,为迎峰度夏做好安全生产保障。
扛稳生产安全重任,做好第一责任人
六月,是一个炎热干燥的月份,更是火灾高发季节。
“值班长,筒仓皮带线BH14-2号线尾部承载托辊架卡煤与皮带摩擦起火。”随着对讲机中传出皮带巡视上报火情的声音,宣告筒仓高机房火灾应急演练正式开始。
此时对讲机中传回值班长刘万利急促但镇静的声音,“皮带巡视,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立即开展扑救。”“中控,远程开启皮带线尾部喷淋进行降温。”“港区消防队,生产三部筒仓皮带线发生火情,请火速前往。”安排这些工作的同时,刘万利已经带领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火灾现场。
“冯康、张浩,去迅速接好消防水带和消防栓。”,刘万利边说边抱起消防枪头冲向了着火点,同时安排其他人员用灭火器进行辅助灭火,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扑救工作,只见值班长此时已满脸煤泥水,那叫一个“黑”,微笑时露出了两排大白牙,对大家说道:“我们胜利了。”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能看见他的身影,频繁穿梭在生产现场各个区域,一旦出现设备故障,他总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部署工作安全措施,紧盯故障处理进度,保障最短时间恢复生产。
骄人的成绩离不开悉心尽责的工作,他利用每次交接班会与员工共同学习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做好岗位风险提醒,落实安全管控措施,时刻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逐渐成为大家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安全后盾”。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他,用时刻冲锋在前的工作态度,凝聚全体党员团结奋进,担当作为,引领示范,感染并带动了身边其他同志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踔厉奋进。
抓好设备巡检维护,将安全做到前面
“翻车机点检技术员,10号翻车机8号压车梁低位信号丢失。”
“收到,立即处理。”
“翻车机点检技术员,12号翻车机干雾系统空压机故障。”
“好的,马上前往现场检查。”
点检技术员班长张浩每次收到故障通知后都是迅速到达现场确认设备工况,准确做出判断,直击问题要害,在极短时间内恢复设备作业,保证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进入六月,烈日炎炎。他依旧捂着口罩,戴着安全帽,行走在现场设备的每个角落,认真核查每个参数,对运转设备逐一测温,做好高温记录和温度数据对比,保证时刻掌握设备运转状态。每天累计5个小时,高达25000步的行走数据,让他对现场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摸透每台设备的脾气和病灶,能够快速、有预见性的对设备开展维修保养工作。
六月的天,性情不定,刚才艳阳高照,此时已乌云滚滚,雨天正是设备故障高发的时候。“张浩,10号翻车机定位车主臂无法伸出”,“张浩,10号翻车机入端夹轮器没有打开信号”,“张浩,11号翻车机6号漏斗有异物”,张浩收到消息后来不及多想拿上工具便马不停蹄前往现场,扳把手,拧螺栓,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也毫不影响他工作的敏捷性,将技术本领运用的游刃有余。
他同时是一个善于行动的人,为方便故障记录和现场设备对应,避免现场维修出现差错,他对现场同类设备进行编号喷涂,同时监督维修人员做好作业前的安全措施,时刻守牢安全“红线”。他始终坚持“隐患就是事故”,每个白班都对负责区域进行一次自主隐患排查,针对风险高发位置,提前做好风险预控措施,从源头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提升自身技能本领,再展青春之活力
郑凯是一位有着二十余年工龄的“老大哥”,性情温润,脸上时刻挂着笑容,他一直从事单机操作岗位,从曾经的取料机、堆料机,再到现在的装船机,他在这些设备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很多人会想,在操作岗上能有什么作为,但是郑凯并不这么认为,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从未降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龄虽已比不得新职工,但心中始终充满青春活力,他放弃呆在舒适的远程操控室中,自告奋勇参加部门装船机智能装船测试,不论炎日还是刮风下雨,都会跟着去现场核对设备数据,辅助部门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主动承担起班组区域安全隐患自查工作,每天“全副武装”从皮带沿线到转接机房,从筒仓顶部到高机房,巡视一圈下来浑身都要湿透,冲漏斗,清洒煤,这些工作他一样都不会落下,永远都是抢在最前面,成为年轻人口中最优秀的“榜样模范”。
“10号装船机舱口,对303泊位神华518船舶3号舱。”
“10号装船机舱口,我已提前给料,移舱动作指令迅速下达。”
和郑凯搭档干活的职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快、快、快”,在日常工作中他十分注意锻炼自身的操作技能,将装船提前给料时间精确到5秒以内,能熟练背出设备每个动作的数据范围,一眼便能估算设备动作数据,可以说他的眼睛就是“尺”。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如此高超的本领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离不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更离不开他“干”字当头、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他们只是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众多奋斗者中的一员,无时无刻不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港务精神”,他们对工作的热情要比这炎炎烈日更要高涨,他们始终坚守一线,奋斗一线,争做一枚能源保供的“螺丝钉”,用实际行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