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淄矿集团加快推进重点工程,以项目突破带动产业发展;各单位创新营销策略和模式,煤与非煤产业市场不断扩大;优化现有产业、产品、产业链结构,取得明显成效。
东华水泥公司一季度利润同比增加246.18%,新升实业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济南市“专精特新”企业,方大公司合同价款近7亿元……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聚焦存量优化、增量跨越、创新引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转型发展成绩单。
抓重点工程攻坚
今年以来,淄矿集团紧紧抓住重点工程这个“牛鼻子”,以项目突破带动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捷报频传。
方大公司确立15大项84小项重点工作和46项安全环保工作任务,均取得阶段性进展。方大钢构公司成功中标烟台快速路德润路段钢箱梁路桥项目,合同造价6100万元,开启了进军城市路桥工程市场的先例。方大新材料公司利润同比增幅97%,光伏项目钢构件产品销售收入完成突破目标的20.4%。
新升实业公司将攻坚重点放在了厂区扩建和工艺改进上。东辰瑞森公司加快新厂区续建工程建设,与合作方就合资建设2万吨上游原材料癸二胺项目进行技术交流,确定了技术工艺路径。泰星公司聚磷腈项目通过工艺改进,脱色试验后白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华水泥公司聚焦水泥工业大脑2.0提升工程,完成水泥工业互联网平台需求调研与建设蓝图设计。目前30%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正式转入现场使用论证阶段。
大力开拓新市场
“一季度,康格公司实现煤矿和非煤市场‘双突破’,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大幅提升。”康格公司董事长孙刚说,作为煤矿转型项目,今年是康格公司脱离煤矿掩护、独立运营的第一年。康格公司抢抓山东能源集团提高充填产能机遇,充分利用内部协同政策,坚持“内外部并重,煤矿与非煤矿山并重”的市场开拓思路,先后开拓2个EPC项目和2个BOT项目,并与多家非煤矿山对接,目前有3个项目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企业产能提升、规模扩大,强有力的市场开拓是最根本的保障。”淄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鲁守明说。各单位通过整合营销队伍、调整营销策略、加大激励力度等有效措施,全力增加市场份额。
山东省尼龙新材料“链主”单位东辰瑞森公司实行大客户跟踪制度,重新制定营销考核政策,突出增量考核,有效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季度,东辰瑞森公司新增客户30余个。
东华水泥公司紧紧抓住水泥市场错峰生产优势,克服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主动强化“产供销”协同联动,紧盯大工程大项目市场,创新实施“订单制”销售策略,熟料、水泥产销量创新高。
靠改革挖潜增效
淄矿集团聚焦存量项目深挖内潜,引导各单位对现有项目逐厂区、逐生产线开展生产经营诊断,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工艺技术、产品结构、产品质量进行技改优化,积极打造“两化融合”示范区,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释放系统潜能。
东华水泥公司不断畅通“两化融合”机制,横向联动控成本,纵向改善激活力,累计创效200余万元。
爱科公司广泛开展创新创效及“扫码提意见”等全员改善活动,征集落实职工提案意见10余条,流程优化和生产降本效果明显。
同时,淄矿集团将改革的目标放到经营模式创新创效上。方大公司新材料公司以“外租设备+自有技术+自我管理”的轻资产生产模式,托管陕西渭南王村矿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生产线,并承接2000多万元订单。康格公司强力推行研究院模拟法人化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结算体系,明确充填开采方案设计和充填开采初步设计等4项收入来源,并进行“明码标价”,最大限度释放了岗位价值活力。
同为煤矿转型公司的盛安贝公司,瞄准医药新材料产业,先后与乐威医药、浩天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营模式逐步从产品代加工向自主产品研发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优化产业、产品、产业链‘三个结构’,尽力争取内部整合、市场竞争、发展空间‘三个主动’,做好存量增量文章。”淄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