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赋予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美丽的袤野奇葩,同时也为草原人民馈赠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公司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煤炭工业协同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情定绿水青山,共谋和谐发展。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排土场
该公司拥有雁南矿、宝日希勒露天矿、扎尼河露天矿3座生产矿井,其中,宝日希勒露天矿生产能力达3500万吨每年,是全国单坑生产能力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是蒙东地区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该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落实“因地制宜再造草原绿色矿山,实现采矿无痕”发展思路,重点加强宝日希勒露天矿矿山文化公园建设和扎尼河露天矿种子资源库建设,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标准定位绿色发展目标
为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绿化工程建设,雁宝能源将提升绿色矿山建设品质作为重点,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十四五”规划,确定远、中、近三期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目标引领方向,努力成就未来。该公司全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档升级,以宝日希勒露天矿作为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单位,积极打造矿山文化公园。计划投资2.2亿元建设集景观、人文、休闲等多主题的开放式矿山文化公园,公园内建成矿业遗迹博览区、煤炭科普教育基地、亲子乐园、户外野餐、沙雕创作、微缩景观主题公园等14大功能区。目前,主要进行大型实景沙盘、矿业遗迹、735景观湖、园林绿化、供水、配电等8项工程建设,并重点推进园林绿化、735平盘景观湖、大型立体实景沙盘工程建设进度,园林绿化工程累计剥离回收腐殖土4.19万立方米,栽植乔木5295株、灌木34760株,绿化面积8.6万平方米,栽植地被(花卉)2936平方米。735平盘景观湖累计完成土方量15.71万立方米,完成总土方量的79%;供水工程、灌溉工程、道路工程正在组织招标工作。
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宝日希勒露天矿生态建设,截至2021年末,累计投入绿化资金3.1亿元,完成整型、绿化面积12.73平方公里,复垦绿化面积达到可复垦绿化面积的100%。排土场顶部已建成720聚兴湖景观区、720平盘牧草区、715生态湖景观区等七大生态景观区,并坚持做到生产到哪里、绿化就到哪里,稳步提高绿化效果。
徜徉于715生态景观湖畔,放眼四顾,平静的湖面、特色的木屋、蜿蜒的小径、摇曳的乔木、灌木和各色的野花,勾勒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美丽图景。3个景观湖犹如散落的玉盘镶嵌碧海中,水天一色,静谧幽远。
在草野穿行,时而惊起的飞鸟脆生鸣叫,让醉人的景色更平添生机,间或出没的草原野兔、草原红狐、榛鸡、沙斑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和珍稀鸟类犹如草原精灵,引人注目,惹人喜爱,也更让人深信,昔日的荒坡已被矿山人的双手描绘得无比绚烂,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2021年,公司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在宝日希勒,按照公司部署,绿化队和施工单位开春就加紧施工,现在基本完成了矿山文化公园部分景点的建设。”在宝日希勒露天矿绿化现场,总能见到绿化班班长刘孝伟忙碌的身影。面对采访他侃侃而谈,由衷地表达着对呼伦贝尔这片绿色大地的眷恋:“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绿化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寻求技术上的创新和绿化亮点工程建设。我在呼伦贝尔工作了10年,看到公司这么重视生态建设,我非常高兴,为了家乡的美丽我会更加精心地做好绿化工作。”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生态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高寒地区,开展绿化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该公司在推进生态修复过程中,积极与科研院所、教学机构合作,探索绿色技术创新。
目前,刘孝伟一直在配合项目组开展“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示范项目的验收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验证了采排复一体化、仿自然地貌、土壤改良、植被的选择等技术的适用性,为露天矿排土场后续生态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刘孝伟说。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示范项目为该公司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项目是由科技部批复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国内20多家单位共同研发,并在宝日希勒露天矿进行实验,取得良好成效,获评项目示范基地。
低碳前行,抓好“双碳”目标落地是该公司绿色矿山建设一直追求的方向,更是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切实行动。
煤炭生产与地区生态平衡发展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深知肩上生态环保的重任,所以我们在开采煤炭前期设计时考虑周全,尽最大努力降低煤炭开采对草原的扰动,并同步设计生态修复的规划,实现集约规模化开采,让资源回采率达到95%以上,减少资源浪费。”张周爱是宝日希勒露天矿总工程师,每年在规划煤炭开采设计时,他和技术团队成员心中都装着绿色发展的理念,遵循“开发一座矿山,还建一座花园”的原则,设计开采方案。
该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设计,加大生产环节节能、降耗、减排力度,做到破碎不飞尘、运输不带尘、装车不扬尘,生产、破碎、运输全过程实现清洁生产,真正实现了产煤不见煤,煤从空中走。建成矿区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厂,使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保护珍贵水资源。该公司还从土方剥离、煤炭开采、破碎储装、运输等各环节加大清洁环保力度,开采与复垦同步推进,疏干水循环洒水降尘、全封闭输煤系统、筛分破碎除尘抑尘、煤炭运输固化等环保减排举措创新而出,真正实现了产煤不见煤、煤从空中走。
在重点加强宝日希勒露天矿生态建设的同时,该公司同步推进雁南矿、扎尼河露天矿生态建设。2021年,雁南矿根据自然资源部下发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全年共种植树苗3380株、播撒草籽3500千克,矿区可绿化面积实现全覆盖;扎尼河露天矿以晋级国家级绿色矿山为目标,确定以复垦绿化,东、南外排土场削坡整形,打造西外排土场生态功能区,建设植物种子库为核心,辅以矿内绿化自营的生态治理工作计划。共完成东、南外排土场新到界台阶和变形台阶削坡整形154.3万立方米,累计栽种灌木17.3万余株,对东、南外排土场、西外排土场到界台阶绿化种草近73.4万平方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已成为企业的主色调、基底色。该公司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宝日希勒露天矿先后获得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并与雁南矿一起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扎尼河露天矿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名录,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雁宝能源将继续走好绿色发展这条路,当好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答卷人,守望这片绿水青山,打造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